【爱历史】张应龙 治尽荒沙始到金

本文转自:绿色中国
【爱历史】张应龙 治尽荒沙始到金
文章图片
“山高尽秃头 , 滩地无树林 。 黄沙滚滚流 , 十耕九不收 。 ”在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陕西省神木市 , 栽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 。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 。 历史上 , 这里曾是以“水草肥美 , 牛羊塞道”著称的塞上明珠 。 自唐代起至明清 , 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与气候变迁 , 毛乌素地区逐渐变成茫茫大漠 , 当地生态遭受严重破坏 。
新中国成立后 ,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恶化趋势已被彻底扭转 , 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 这期间 , 涌现出了一大批治沙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 , 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张应龙就是其中之一 。
在众多的治沙劳模中 , 张应龙参与治沙的时间最晚 , 但治沙面积最大、方法更科学、效果更突出 。 从2003年承包治沙起 , 他目前已完成治沙面积42.8万亩 , 实际管护面积50余万亩 , 是其他人治沙面积的1.7倍至4倍 。 在栽培技术上 , 他的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 , 补栽后可超过90% 。 张应龙用18年的艰苦努力 , 依托科技进步 , 创新治沙模式 , 从老一辈治沙人单纯的“防沙治沙”模式转变为目前的“治沙用沙”模式 , 走出了一条科学和谐可持续治沙新途径 。
【爱历史】张应龙 治尽荒沙始到金
文章图片
将身家性命交给大漠
春天的毛乌素沙地很少降雨 , 但今年不仅降雨了 , 而且是大雨 。 当电闪雷鸣后 , 豆大的雨珠一连串地猛砸下来 , 落在彩钢棚的屋顶上叮当作响时 , 张应龙特别高兴 。 也许只有久居大漠的人才能领悟一场春雨的珍贵 。
“过去下场雨 , 我要杀一只羊庆祝 。 ”张应龙说 。 59岁的张应龙是土生土长的陕西神木人 。 从2003年开始 , 他用了18年时间让42.8万亩荒漠变成了森林、牧场和农田 , 成为当地的治沙英雄 , 也成为了全国劳模 。
一位采访了多位治沙英雄的采访人员认为 , 张应龙给人的感受大不一样 。 他戴着眼镜 , 文质彬彬 , 谈吐间尽显儒雅风度 , 不时提及国际环保动态、治沙科研成果、沙生植物开发等话题 。 这或缘于他曾读过大学、当过公职人员 , 又做了多年外企高管的人生经历 。
张应龙的治沙事业始于对村民的一个承诺 。
治沙前 , 他在北京的一家外企做高管 。 那个时候的他 , 穿着定制西装 , 踏着进口皮鞋 , 手提大哥大 , 走到哪里都得意洋洋 。 2002年的一次偶然机会 , 他和朋友们来到了位于毛乌素沙地秃尾河源头各丑沟村 。 这里是神木的重要水源区 , 也是榆林市天鹅和白鹭等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 如此重要的地域 , 他觉得应该加以保护 。 于是他以个人名义承包了秃尾河源头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的42.8万亩荒沙地 。 留下了50万元钱给几个朋友 , 让他们开始在这里造林治沙 , 保护水源 , 保护野生动物 。
未料想 , 50万元投到这片沙漠中 , 有如杯水车薪 , 看不出有任何变化 。 朋友们告诉他 , 留的钱花光了 , 他们支持不下去了 , 要么他回来自己干 , 要么放弃这件看不见希望的事情 。 “不要因为路远而踌躇 , 只要去 , 就必到达 。 ”正是有着这样的执着信念 , 张应龙辞掉了年薪20多万元的外企高管工作 , 毅然返乡 , 从一个打工白领 , 变成了一个地道的治沙“农民” 。
很快他就把多年积蓄的100多万元花光 , 于是又把父亲留下的在神木街上的6间门面房变卖了100多万元 , 用于治沙造林 。 至此 , 张应龙已经投入治沙资金250多万元 , 他也从一个事业有成 , 小有资产的成功人士 , 变得一贫如洗 , 连吃饭、抽烟都要靠亲友资助 , 最窘迫时他口袋里只剩下50元钱 。 就是在如此的窘境下 , 张应龙还是一根筋似的 , 扎在沙漠里不回头 。 “狂风能卷起戈壁上的沙土 , 却不能拔掉雪山上的一棵草;一个人的志气像根深深扎在心里 , 就不会随风飘摇 。 ”正是矢志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 , 造福后人的理想深深地扎在了张应龙的心里 , 才使他义无反顾 , 不顾一切的把自己“扔”在沙漠里 。
18年来 , 他为造林治沙已投入个人资金500多万元 。 家里人曾认为他精神上出了毛病 , 朋友们也多次劝他放弃治沙 , 有的甚至表示愿替他弥补在治沙上支出的所有费用 。 但张应龙坚信自己起初的抉择虽然有点盲目 , 但方向是正确的 。 因为治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 , 自己的抉择虽将个人得失抛弃一边 , 但其结果惠及后代 , 路子对了最终会得到大家的认可、理解与支持 , 治沙事业一定能够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