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张应龙 治尽荒沙始到金( 三 )


这种扁桃的侧根可达40米 , 不仅寿命长、适合在沙地生长 , 而且果实还是油料作物 , 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 了解到这个信息后 , 张应龙开始动心思了 。 他先是找中国林科院帮忙培育合适的品种 , 又与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的专家取得联系 。 一边大胆探索 , 一边虚心求证 , 张应龙逐渐从门外汉成为长柄扁桃的种植专家 , 还出了书 。
“沙漠里种树 , 存活都困难 , 想要开花结果 , 那就是难上加难 。 ”张应龙说 , 长柄扁桃的诸多特性 , 让他看到了希望 。 如今 , 扁桃林已初具规模 。
这种变化 , 当地村民感受最深 。 “以前这里全是沙子 , 风沙大了 , 一晚上过去 , 开门都得靠铁锹 , 新修的土路也被吹没了 。 ”村民王占林说 。 张应龙带领他们经过18年的努力 , 使这里的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
治沙还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 , 基地每年给村民的劳务开支就达200多万元 。 原先这里的牧民 , 现在成了治沙基地的工人 , 有的在种植各类作物 , 有的在肥料厂上班 , 有的跑运输 。 附近村的刘大姐说 , 她们每年农闲的时候就来这里干活 , 每天工资160元 , 一年干上三四个月 , 年增收就能过万元 。
有了多年的治沙经验后 , 张应龙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念:治沙要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 坚持科学治沙 , 才能走得长远 。 早在2004年 , 张应龙发起成立了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 。 18年来 , 协会先后与中科院、中国林科院等20多家科研单位开展合作 。 张应龙的治沙科学理念也逐渐成型 。
在林种搭配上 , 确定以灌木为主 , 以乡土树种为主 , 实行“灌草乔”相结合的方针 , 推广种植长柄扁桃、蒙古扁桃、沙枣、文冠果等木本油料树种 , 为建设生物质能源基地开发沙产业打基础 。 2008年 , 与西北大学合作正式成立“荒漠治理与沙漠经济植物研究所” , 进行治沙和沙产业开发的长期研究 。 尤其是长柄扁桃开发利用研究方面的重大成果 , 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
随着治沙基地逐渐发展壮大 , 除了长柄扁桃外 , 张应龙的团队还建有鸸鹋、欧洲雁养殖基地和葡萄、枸杞、水稻等种植基地 。 每年清明节后 , 整个治沙基地就开始忙碌 , 参加义务植树的人也会纷至沓来 , 让这里再也不见茫茫沙漠的孤寂景象 。
40多年来 , 三北工程在榆林累计投入资金6.4亿多元 , 实施营造林2170.03万亩 , 使榆林的林木保存面积由解放初的60万亩增加到2360万亩 , 林木覆盖率由0.9%提高到36% , 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 而张应龙正是这一切的亲历者、见证者和书写者 。 望着曾经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 , 被自己一点一点地改变成满目绿色的海洋 , 张应龙欣慰地表示:“也正是因为自己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机 , 国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林业建设 , 我才能在防沙造林这条路上 , 走得更远 , 走得更好” 。
【爱历史】张应龙 治尽荒沙始到金
文章图片
焦点人物小档案:
【爱历史】张应龙 治尽荒沙始到金】张应龙 , 我国防沙治沙代表性人物之一 。 他像沙漠中的一棵灌木 , 舍弃伟岸的树干 , 用宽广的树根紧紧扎入大地 , 把郁郁葱葱的绿色洒向大地 , 无怨无悔 。
张应龙多次被评为榆林市、神木县先进林业工作者、先进科技工作者 。 先后获得“陕西省防沙治沙先进个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者”“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