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的尾声|从春色之首到薄幸之花,宋人笔下杏花的“爱恨交织”:南北变迁
论及以花木言志的文化风格 , 这是我国古代文学便一直存在的特点 。 我国晋代士大夫阶级因为仕途不顺而兴起的“谪贬文学” , 让花木言志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 如甚爱菊的五柳先生之毕生佳作便是最好的典范 。
到了唐代 , 又有“牡丹”成为国家文人潮流的抒情景物 , 而唐代的诗风也同样再次远超南北朝时期 , 除了单纯的表达谪贬之困顿 , 此时的花木言志也到了一个多样情绪表达的阶段 。
再到宋代 , “花诗”、“花词”几乎覆盖整个时代的著作 , 士人阶层地位的提高 , 让他们的眼界和心态发生了更多的变化 , 除了人生的不顺 , 人生的欢愉、自我思考 , 都在诗词中大量出现 , 而宋代的“杏花” , 便是这种文化特色的最好承载体 , 多人多角度的“杏花”喻物言志 , 成就了宋代的“杏花文学” 。
文章图片
一、杏花纷飞诗北宋 , 豪放婉约尽其中
北宋文坛是宋代“杏花诗词”产量最高的时期 , 现代教科书上著名的“全文背诵并默写”天团(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的作品里 , 几乎都对杏花有所涉猎 , 或婉约或豪放 , 精彩至极 。 早在唐代 , 杏花诗也有显现 , 但却小众 , 在后面很长的一段时间 , 词风的兴起 , 古文运动的发展 , 很大程度成为了“杏花”在文学景象中崛起的根源 。
庆历人士韩琦写杏花:“真宜相阁栽培物 , 更是仙人种植花 。 高行出群犹仰慕 , 香名超格合洪夸” 。 他的杏花诗中 , 可见的是一种开始“注意”杏花的新奇之意 , 所谓仙人种花 , 便是比喻杏花之美的罕见和高雅 , 但实际上 , 杏花并不罕见 , 只是观者有无心发现罢了 。
文章图片
而当时北宋朝廷风气 , 文人士大夫私交甚好 , 诗作时常互相传阅和学习 。 一人起源 , 则无数人也注意到了杏花的美 。 如有“宋诗之祖”的梅尧臣 , 他的眼中 , 他的笔下之杏花是:“马上逢丹杏 , 芳条拂眼过” , 但在看到了杏花之美后 , 又不禁感叹起人生:“客心路易感 , 路远奈愁何” 。 虽同样是写杏花 , 梅尧臣比韩琦单纯地“赞赏”更嵌入了自己心情 , 现实之风浓郁 。 那么有了“夸花”之人 , 又有“言志”之人 , 浪漫的北宋文坛自然不能少了“花色下饮酒颂诗”之人 , 此人便是宋代著名的“生活家” , 豪放的文曲星苏轼 。
苏轼的笔 , 挥则可豪放 , 落下也能收敛 , 展露出婉约的风采 , 但这种“婉约”或许更是一种“洒脱文人”的优雅:“杏花飞帘散余春 , 明月入户寻幽人 。 赛衣步月踏花影 , 炯如流水涵青苹 。 花间置酒清香发 , 争挽长条落香雪” 。 苏轼的字里行间 , 既体现了看到“余春”之杏花散落时的浪漫 , 但随之而来的 , 是带着他“不羁”品性的动作 , 与友人在花间饮酒 , 这种雅致 , 更不输李白的好客风情 , 也不同于李白“对影成三人”的那份寂寞孤独 。 但在北宋时也有人尝到了李白的那份寂寞 , 例如王安石 , 在患病的时候 , 起身看到杏花纷飞 , 想来的大致是大半生仕途不顺的凄清:“独卧南窗榻 , 倏然五六旬 。 已闻邻杏好 , 故挽一枝春” 。 五六旬的人生 , 昨日的豪情壮语已是明日黄花 , 看到杏花开得正好 , 想要留下一枝欣赏 , 其实王介甫所言的 , 是他的青春罢了 。
文章图片
二、杏花诗在北宋时流行的因素
1、宋代理学对文人思想的内敛化改造
重文国策在宋代的进行 , 让儒学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 , 宋代儒学已经衍生出了足够诞生“理学”的思想环境 , 虽然北宋时以“北宋五子”为理学典范 , 但是并不代表其他文人没有这种思想的根源和意识 。 理学的萌芽 , 本质是对文人思想的改造 。 摒弃了北宋文人像晋代一味地“抱怨”的消极心态 , 也压抑了如盛唐时李杜之狂傲 , 宋代的杏花诗词成为了一种极为中庸且便于言情言志的景物 , 苏轼可酒下赏之 , 王安石可以病里叹之 , 百般物态 , 皆是他们“理学”思想的一种反映 。
- 纪元的尾声|寒士的求学福音,科举盛世中的“互助基金”:南宋“义约”百年
- 缅甸翡翠原石毛料|起货成品爱不释手!,偏爱翡翠片料的货主买了块春色浓郁的手镯料
- 历史上的大事件|大秦帝国元年: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春色易得|为何诸葛亮封侯拜相,他却惨死刀下,论才华他不输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