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易得|为何诸葛亮封侯拜相,他却惨死刀下,论才华他不输诸葛亮

摘要: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 , 对诸葛亮的描绘是才思敏捷 , 聪颖过人、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 书中对他的赞美几近于溢于言表 。 相比于诸葛亮 , 还有一人论才华与谋略足以与之比较 , 此人就是曹操阵容中的杨修 。 杨修与诸葛亮有诸多的共同点:各自阵营的重要谋士、年少成名、聪明过人等 。 但性格使然 , 最终命运也截然不同 。 本文将对诸葛亮与杨修的各自优点及日后的各自下场 , 做一些详尽的对比分析 。
春色易得|为何诸葛亮封侯拜相,他却惨死刀下,论才华他不输诸葛亮
文章图片
诸葛亮与刘备“臣本布衣”的诸葛亮
诸葛亮 , 字孔明 , 其父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 , 属地方官吏 , 他家不算是名门高第的上层士族 。 所以诸葛亮自称“臣本布衣” , 也是情理之中的 。 他的童年是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父母早亡、家道中落、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 坎坷的经历使诸葛亮从小就受到磨练 , 隐居隆中茅庐期间 , 他博览群书 , 广结良友 。 在广泛了解和实践中学到了大量的社会知识 。 与此同时 , 泛读大量诸子百家的经典作品 , 接触了当时因避战乱汇聚到荆州的天下鸿儒才俊 。 如: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等 。 他们对国家的盛衰存亡 , 现实的利弊得失 , 古今成败的经验教训 , 个人的志向等侃侃而谈 。 正是在亦师亦友的水镜先生的引导下、青年才俊的探讨和帮助下 , 使得年轻的诸葛亮很快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政治见解 。 这时的他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识和敏锐的政治眼光 , 隐于乡野茅庐 , 等待着属于他的那阵“东风” 。
春色易得|为何诸葛亮封侯拜相,他却惨死刀下,论才华他不输诸葛亮
文章图片
隆中对遇伯乐刘备、诸葛亮施展抱负
27岁的诸葛亮 , 等来了刘备的三顾茅庐 , 他也抓住了这次机遇 。 经过在隆中的慎重观察 , 屡屡试探之后 , 他认为刘备正是他要选择的明主 。 因为刘备也是一位胸怀天下 , 立志重振社稷大志的真英雄 。 这与诸葛亮的远大志向是相匹配的 。
自诸葛亮出山后 , 便积极为刘备阵营在荆州的休养生息和发展壮大出谋划策 , 他提出“凡有游户 , 皆使自实”等一系列的发展措施与理念 , 使刘备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 公元208年 , 曹操挥师南下 , 直取荆州 。 这次是自诸葛亮出山以来 , 刘备阵营面临的最大考验 。 当刘备兵败逃至夏口时 , 诸葛亮临危请命 , 出使东吴 。 他亲自出马充当说客 , 志在说服孙权联刘抗曹 。 说服东吴后 , 在赤壁大战中大破曹军 。 至此 , 也奠定了蜀国三分天下占其一的雏形 。 在这过程中 , 被广大读者和观众最为熟知 , 能展现诸葛亮个人魅力的有“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章节 。 在充分体现诸葛亮聪明才智的同时 , 也歌颂了他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 。 赤壁之战之后的刘备阵营 , 在诸葛亮的带领下高歌猛进 , 并与219年取得汉中之后 , 基本上奠定了三分天下的三国格局 。 此时 ,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规划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已初步实现 。
春色易得|为何诸葛亮封侯拜相,他却惨死刀下,论才华他不输诸葛亮
文章图片
诸葛亮豪门贵族出身的杨修
有别于诸葛亮的“臣本布衣” , 杨修的出生在东汉末年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名门望族“弘农杨氏” , 东汉名臣杨震以及后来的隋文帝杨坚 , 都出自于这个家族 , 可见其家势显赫 。 杨修往上数四代 , 都位列三公 , 他父亲杨彪就官居太尉 。 此外 , 杨修的母亲还是袁术的妹妹 , 算起来他还是袁术的外甥 。 用现在的话说 , 杨修是地地道道的豪门贵族 。
春色易得|为何诸葛亮封侯拜相,他却惨死刀下,论才华他不输诸葛亮
文章图片
杨修的人物形象
【春色易得|为何诸葛亮封侯拜相,他却惨死刀下,论才华他不输诸葛亮】而在学识上 , 杨修作为一个谋士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 , 罗贯中评价其“杨德祖 , 世代继簪缨 。 笔下龙蛇走 , 胸中绵帛成 。 开谈惊四座 , 捷对冠群英 。 身死因才误 , 非关欲退兵” 。 小说中的杨修恃才放旷 , 高智商而低情商 , 有几个关于杨修为人熟知的例子 , 分别是“修门事件”、“一盒酥事件”和“梦中杀人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