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代西方军队身披的锁子甲,东汉传入为何在中国军人没有同款?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 国家覆灭、朝代更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 , 而这些现象往往就伴随着战争 , 有了战争 , 必须得有士兵 , 而士兵要想在战场上存活下来 , 靠的不仅仅是武器 , 还有坚硬的铠甲 。 所以说 , 中国的历史很大一部分是战争的历史 , 而战争的历史很大一部分便是铠甲的发展史 。
铠甲便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 。 甲又名铠 , 《释名·释兵》:“铠 , 犹铠也 。 坚重之言也 , 或谓之甲 。 ”先秦时期的铠甲 , 主要是用皮革制造 , 被称作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 , 出现用铁制造的铠 , 但是皮质的仍称甲;直到唐宋以后 , 不分质料 , 或称甲 , 或称铠 , 或铠甲连称 。
【历史故事】古代西方军队身披的锁子甲,东汉传入为何在中国军人没有同款?
文章图片
铠甲的发展历史那么长 , 但是有一种铠甲绝对是最特殊的一种 , 这便是锁子甲 , 是由西域传入的一种铠甲 , 西方十字军东征时期 , 几乎全军都身披锁子甲 , 但是来到中国 , 虽然使用的时间跨度很长 , 直到明清时期还有着锁子甲的记载 , 但是锁子甲却从未被军队大量装备 ,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中国的历史条件制约了锁子甲的普及
1.追根溯源 , 锁子甲的祖地是在欧洲 , 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铠甲
锁子甲的起源之地是欧洲 , 最早是谁发明的锁子甲争论很大 , 目前随有说服力的便是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生活存黑海北岸的卉代斯撼泰人或者是史前时代广泛分布存欧洲的凯尔特人是锁子甲的发明者 。
东汉以前 , 这种铠甲一直是在欧洲之间进行流通 , 直到东汉末年 , 中国的历史上才出现了这种铠甲的身影 , 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有过一句“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两当铠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 。 今代以昇平 , 兵革无事 , 乞悉以付铠曹自理 。 ”
其中的环锁铠 , 指的就是锁子甲 , 这便是最早的关于锁子甲的记载 。
2.锁子甲传入中原而比较晚 , 而且属于名贵铠甲
锁子甲传入中国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 , 所以最早应用锁子甲的便是西部地区 , 而中原人最早见到锁子甲是在西藏的吐蕃族身上穿的 , 锁子甲真正传入中原地区受到统治者重视的时期是在唐朝中期 , 根据《旧唐书·郭知运传》记载 , 唐朝将领郭知运在开元六年打败吐蕃 , 获得锁子甲 。
【历史故事】古代西方军队身披的锁子甲,东汉传入为何在中国军人没有同款?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古代西方军队身披的锁子甲,东汉传入为何在中国军人没有同款?】还有《新唐书·西域传》也曾记载 , 开源六年 , 中亚康国也派遣使者向唐朝贡奉锁子甲 , 锁子甲这才真正的出现在中原 , 而在唐朝中后期已经开始逐渐出现热武器 , 锁子甲的出现较晚 。
但是根据宋代《武经总耍前集》记载 , 铠甲“有铁、皮、纸三等 , 贵者铁则有锁甲” , 所以说锁子甲的拥有者只是极少数功勋卓著的高级将帅 。 而普通人 , 甚至大部分的文官都不知道锁子甲是什么 , 以至于有人将杜甫的诗句“雨抛金锁甲”解释为“甲抛于雨为金所锁 , 有将军不好武之意” 。
所以说 , 在这种环境下的锁子甲注定不能被普通士兵所使用 。
二、锁子甲的结构以及制作注定了锁子甲不能在中国被大量装备
1.锁子甲结构及其复杂 , 而且覆盖面积很大
锁子甲 , 有时候也被叫做“链甲” , 是一件连头套的铠甲 , 类似于现在的卫衣 , 只不过锁子甲的覆盖面积比较大 。
锁子甲与普通的铠甲相比 , 士兵穿上锁子甲作战更为便利 , 利于施展 , 而且锁子甲的防护效果十分可观 , 据《晋书·吕光载记》所记载的锁子甲“便弓马 , 善矛稍 , 铠如连锁 , 射不可入” , 由此可见锁子甲的防护有多么恐怖 。 但是坚硬的铠甲背后 , 是十分高超的制作工艺以及极其耗费时间的制作步骤 。
2.锁子甲的制作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天文数字
锁子甲 , 顾名思义 , 就是细小铁环连环相锁而成 , 铁环相锁 , 环环相扣 , 铁环的密度越大 , 防护性能就越好 , 再在外面缀上铁甲片 , 可以说是真正的“铁布衫” , 但是 。
【历史故事】古代西方军队身披的锁子甲,东汉传入为何在中国军人没有同款?
文章图片
但一副能保护全身的高质量锁子甲 , 甚至要耗用铁环达二十万之巨 , 这每一个铁环都要进行焊接相连 , 并且锁子甲属于软甲类 , 如果想要锁子甲的防护性能达到最好 , 锁子甲需要十分契合使用者的身材 , 并且锁子甲是由直径2毫米左右的铁丝 , 加热后锻造成直径1厘米左右的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