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史别离|误解千年三国名将系列之陆逊:一生夹着尾巴做人的悲情名将,原创( 二 )


陆逊走上仕途后 , 一直梦想着出人头地 , 再振家族威望 , 却苦于始终没有机会 。 但是 , 当他接任海昌县政务工作期间 , 看到境内连年遭受旱灾 , 百姓流离失所 。 因此 , 他自作主张 , 打开官仓赈济灾民 , 并动员百姓发展农桑 , 生产自救 , 缓解灾情 , 因此颇得民心 。 同时 , 由于周边受灾郡县未能及时救济灾民 , 引发多地民变 。 原本私开官仓赈济灾民的陆逊理应受到责罚 , 反而“因祸得福”受到了孙权的赏识 , 并因此有了走上从戎之路的机会 。
接着 , 陆逊按照孙权指示 , 招募了2千多名新兵 。 此后数年 , 陆逊连续平定了会稽山越贼寇大头领潘临和鄱阳郡贼寇首领尤突的叛乱 , 并被孙权晋升为定威校尉 。
通过这些战事 , 陆逊的才能无疑得到了孙权认可 。 无论是提防也好 , 还是器重也罢 , 反正已经进入了孙权关注的视野 。 为此 , 孙权将亲侄女(孙策长女)改嫁陆逊 。 表面看 , 孙权似乎很是器重陆逊 , 是在进行拉拢 , 但是细细分析之下 , 却让人感到了丝丝并不单纯的意味 。 一是从孙权对孙策并未进行追封帝号 , 其子孙绍只封了个小小上虞侯的情况来看 , 孙策的子女应该并不受孙权待见 , 而他却将自己不受待见的侄女嫁给了陆逊 。 二是用侄女的生死或幸福来测验陆逊的忠诚度 , 看陆逊是如何对待“仇人”女儿的?三是孙权的这个侄女本是守寡之身 , 先夫为顾雍长子顾邵 , 顾邵死后没多久便改嫁给了陆逊 。 不难看出 , 这时的孙权依旧在观察和试探陆逊 , 看他对自己的安排是否存在不满情绪 。
最终的结局 , 陆逊只能忍气吞声地默默接受这一切 。 其忍耐力之强 , 的确令人佩服 , 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 更何况是身怀才华的当世人杰 。
婚后 , 陆逊被孙权任命为帐下右部督 , 统领帐下亲卫 , 并授予他棨戟 , 总督会稽、鄱阳、丹阳三郡 。
“蜜月”还未度完 , 陆逊便又率军出征 , 以弱敌强 , 大破丹阳山越费栈叛乱 。 但是 , 平定叛乱期间 , 由于他强征民众 , 造成会稽太守淳于式辖区百姓愁苦不堪 , 遭到对方的“弹劾” 。 然而 , 当陆逊平叛返回时 , 却向孙权称赞淳于式是个好官 。 对此 , 孙权道:“淳于式告你状 , 你反而称赞他 , 为什么?”陆逊说:“他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 控告我扰民修养是很正常的 。 如果我再对他进行诋毁 , 岂不是混淆圣听 , 扰乱宦场风气 。 ”孙权听后 , 大发感慨:“此诚长者之事 , 顾人不能为耳 。 ”孙权称赞他为“长者” , 长者乃年纪大、辈分高、德高望重之人 。 显然 , 30多岁的长者陆逊和书生陆逊相去甚远 , 更和罗贯中笔下陆逊“身长八尺 , 面如美玉 , 体如凝酥”的形象大相径庭 。
人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 ”同样 , 机会也是留给有能力的人的 。 建安二十四(公元219年) , 正当关羽兵围樊城曹仁、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 , 威震华夏之时 , 陆逊则通过分析关羽的性格 , 向吕蒙提出了“骄敌之计” 。 可能有人认为 , 陆逊当时写给关羽的那封“言词谦卑、语气恭敬”的信函 , 应该是他刻意为之 。 其实不然 , 谨小慎微半辈子的他 , “谦卑、恭敬”怕是早已深入骨髓 , 形成习惯 , 顺手拈来便有打动人心之效 。
随后 , 孙权拜36岁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 , 暂代吕蒙 。 最终成功袭取荆州 , 擒拿关羽父子 。
生史别离|误解千年三国名将系列之陆逊:一生夹着尾巴做人的悲情名将,原创
文章图片
陆逊剧照
也就是在这一年 , 小叔陆绩病死在了郁林太守、加偏将军任上 。 由于陆绩“学养深厚” , 腿脚不便 , 因此对为官不感兴趣 , 更对统领军队不感兴趣 。 但是 , 孙权却偏偏将他“流放”到偏远的蛮荒之地 , 并让他统领2千军队进行作战 。 最终 , 年仅31岁的陆绩便因病英年早逝 。
在这件事上 , 陆逊有可能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 这才将原名陆议改为了孙逊 。 “逊” , 根据东汉许慎《说文》上的注解是“遁也” 。 或许 , 陆逊就是想向孙权表达自己最终的志向是“遁隐、遁世” , 没有野心 。 其实 , 这更像是陆逊向命运低头的一种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