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代晋商用印的研究( 四 )


4
借据
即借贷凭证 。 这种借据的制作也有一定的规制 , 其内容包括出借商号、借款数、还款时间及利息 。
【历史故事】古代晋商用印的研究
文章图片
5
商业书信(含汇票)
商人通报业务往来和贸易情况的书信 , 此处选取的商业书信并非普通商业书信 , 而是用于银钱汇兑之用的信汇 。 第一份为晋商南帮票号云丰泰[19]的书信 , 内容如下:
【历史故事】古代晋商用印的研究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古代晋商用印的研究
文章图片
在这张信汇里 , 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的是 , 在信纸的背面写着“君尺财以义”五个小字 。 从字面上似乎很难找到其中的关联 , 也不知道这几个字想要表达的意思 。
实际上 , 这是一种商业暗记 , 除了商号内部人员 , 外人是无法知悉的 , 也就是所谓的“密押” 。 类似这种重要的文书 , 为了防止假冒或丢失 , 山西商人都会另外加用一套汉字密码来防伪 , 这套防伪技术也叫“密押制度” 。
这种密押防伪一般在旧式金融业中使用较多 , 当然其他行业的商号也会采用 。 [20]不仅商人发行纸币重视防伪 , 就是官方造币也非常重视真伪辨别问题 。 清代的王茂荫在《条陈钞法折》中就曾提出:
“再请饬于制钞局 , 特派一二有心计之员 , 另处密室 , 每于钞上暗设标识数处 , 所设标识唯此一二人知之 。 仍另立一标识簿 , 载明每年之钞标识几处、如何辨认 , 封藏以便后来检对 。 其识按年更换 , 以杜窥视 。 一切均不得假手书吏 , 以防泄漏 。 如此则造伪甚难 , 辨识甚易 , 伪造之弊 , 庶几可杜 。 ”[21]
如此说来 , 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 , 其防伪意识都是不谋而合的 , 而所用的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
另外 , 笔者还整理过一份与云丰泰的这封信汇性质相同的书信 , 其内容如下:
【历史故事】古代晋商用印的研究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古代晋商用印的研究
文章图片
同样地 , 在这份信汇的背面 , 同样写有几个小字:“广义逐一团谨 。 ”这跟上述云丰泰的情况是一样的 , 都属于汉字密押 。 那么 , 我们通过比较云丰泰和大德兴的这两封信汇 , 可以看出 , 除了文字内容上不同外 , 其在用印方式及汉字密码的使用上 , 都是相同的 。
云丰泰属于南帮票号 , 大德兴则属于北帮票号 , 由此可见 , 南北票帮在进行汇兑业务时 , 采用的文书内容格式和用印方式并无多大差别 。
除了书信 , 商人的信封也非常讲究 。 商业书信的封皮 , 一般在正面中间会糊上一条竖的红纸 , 然后在上面书写收信方的名称 , 然后会钤盖相应的印章 , 在背面封口处会有“护封”章 。
6
账册(本)
也叫账簿或账本 , 是商人记录账目的文书 。 据笔者所翻阅的清代山西商人不同门类的账册 , 尽管数量庞大 , 但几乎都离不开印章的使用 。 李锦彰《晋商老账》一书中收录了不同门类的账本 , 从中我们也可遍览不同类型的印章在各式各样账簿中的使用状况 。
【历史故事】古代晋商用印的研究
文章图片
7
钱帖(凭帖)
又叫私钞 , 虽名为“钱”或“钞” , 但其实质是存款凭证 , 或者说是取款凭帖 。 由于发放凭帖的商号经营相对稳定且信誉度高 , 人们往往直接将这些凭帖投入市场流通中 , 使其具备了“纸币”的功能 。
曹树基、杨启明指出 , 凭票是以立票人的偿还能力为信用基础的 , 其融资的期限比较短 , 流通的范围也相对有限 , 凭票市场就是乡村信用市场 。 [22]如果我们进一步从技术层面来分析 , 可以发现 , 印章在支撑其信用体系方面 , 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一般而言 , 钱帖的天格处为商号名或者“兑票”、“执照”和“信票”等称谓 。 尽管钱帖所涉金额不大 , 但在防伪方面却一丝不苟 , 配套印章一应俱全(见图12) 。
【历史故事】古代晋商用印的研究
文章图片
就目前而言 , 笔者所能看到的晋商钱帖 , 发行年代大多集中在清代中期至民国 。 当然 , 更早期的乾隆、嘉庆年间也已经开始发行 。 在此以前有没有钱帖发行尚难断定 , 有待于更多资料的发现来推进 。
【历史故事】古代晋商用印的研究】卫聚贤《山西票号史》一书中就曾提及宋代在钱币上使用印章一事:“宋时 , 四川商人王昌懿等十六家 , 设交子铺 , 凡商人以现钱交给交子铺 , 交子铺用同一色纸上印树木人物 , 以无记名式填入钱数 , 押字盖章 , 交给付钱人 , 远近使用 , 成为纸币” 。 [23]由此可见 , 钱帖用印并非清代晋商所创 , 而是能追溯到更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