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哲学家路易斯·德·米兰达曾把霓虹灯形容为“20世纪夜晚的诗歌” , 而对于波兰人民来说 , 它并不仅仅是诗意的象征——你也许不知道 , 但波兰的首都华沙 , 在70多年前曾经是一座霓虹之城 。 人造色彩辉映斑斓 , 夜夜点缀着当时华沙的夜空 , 更映照着这个国家复杂的政治历史图景 。 城市的面貌早已被岁月改变 , 而开放于2012年的华沙霓虹灯博物馆(WarsawNeonMuzeum) , 在今天依旧致力于讲述那段不应被忘却的往事 。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文章图片
?JeffGreif
华沙霓虹灯博物馆坐落于华沙最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一——SOHO工厂区之中 。 即使紧邻着众多的设计师商店和画廊 , 博物馆却总能凭借倚靠着外墙的硕大霓虹灯标识 , 一眼吸引人们的注意 。 博物馆的建造人 , 英国摄影师伊洛娜·卡尔温斯卡和平面设计师大卫·S·希尔对冷战时期的社会艺术格外感兴趣 , 波兰霓虹招牌与它背后的历史 , 正是他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 卡尔温斯卡这样总结过:
“在文化层面与社会层面上 , 霓虹招牌都发挥了许多重要用途……它们成为了‘路标’ , 能为不断成长的城市景观指引方向 , 反过来 , 也成为波兰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文章图片
博物馆外的巨大标识?UNSPLASH
让我们回到20世纪50年代 。 在冷战铁幕落下的同时 , 东欧的政治解冻正悄然兴起 , 斯大林的逝世和赫鲁晓夫的上台 , 让苏联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 。 在这一时期内 , 众多东欧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束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 人民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 一种新的经济趋势 , “国家控制下的消费主义”初现苗头 。 在这10年间 , 波兰政府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霓虹计划”(”Neonisation”) , 旨在对标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和德国汉堡 , 将华沙打造成一座富有魅力与色彩的繁华都市 , 带来文化与经济复兴的希望 。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文章图片
“霓虹计划”中留存的档案,?ArchiveoftheMuseumofModernArtinWarsaw
众多的霓虹广告牌 , 开始出现在华沙的大街小巷 。 它们均由国有广告机构Reklame制作 , 设计者则是当时波兰最优秀的建筑师和平面设计师 。 这些招牌中时常出现独特的手写字体与纯粹装饰的标志 , 兼具设计感与功能性 , 成为城市街道中亮丽的风景线 。 虽然它们往往是文化和娱乐场所的标志 , 但由于私营商企和个人品牌在当时并不存在 , 这些标识往往只是简单地标注了商品对应的地点 , 例如 , “珠宝”、“缝纫机”、“跳舞”、“剧院”等 。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文章图片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文章图片
?WarsawNeonMuzeum
从50年代到70年代 , “霓虹计划”持续了近20年 , 而东欧的社会格局在这段时期中依旧在经历严峻的考验 。 自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之后 , 邻国捷克斯洛伐克爆发了大规模的政治抗议活动 , 随之而来的是一波残酷镇压;波兰的经济形势也趋于恶化 , 霓虹灯的维护和修缮难以获得财政支持 。 官僚主义在这一时期同样盛行 , 想要让新的霓虹设计获得当局的批准 , 甚至需要花费3年的时间 。
虽然在70年代初期 , “霓虹计划”曾获得短暂的回春 , 但动荡的政治局势与持续的通货膨胀 , 让波兰始终陷于困境之中 。 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罢工浪潮 , 当局政府采取镇压手段 , 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从1981年到1983年的“戒严令” , 让霓虹灯的生产规模大大缩小 , 其设计与材料质量根本不能与辉煌时期相比 , 而从前的霓虹招牌 , 由于年久失修 , 而变得支离破碎、黯淡无光 。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文章图片
?theArcheologyofPhotographyFoundation
曾经风靡一时的霓虹文化 , 在80年代彻底宣告终结 。 在东欧剧变之后 , 波兰的城市景观彻底改变 , 霓虹灯则遭到了大范围的毁损 。 它们与其所象征的时代意义 , 似乎成为了这个国家不可提及的过去 。
但果真是如此吗?作为艺术家的卡尔温斯卡和希尔 , 更倾向于从非政治的角度看待问题:希尔对于霓虹艺术、字体版式和建筑艺术有着创作层面的迷恋;而卡尔温斯卡 , 则认为这些物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生命的短暂” 。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