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二 )


文章图片
?WarsawNeonMuzeum
而华沙霓虹灯博物馆所想要达成的 , 正是破除在重重观念包裹下的“不可提及” 。 与普通的博物馆不同 , 华沙霓虹灯博物馆更像是一座大型展室 , 建筑内部灯光昏暗 , 目的是为了让霓虹灯光显示出更加鲜艳夺目的光彩 , 而每一件展品 , 均经历过全面修复和翻新——卡尔温斯卡和希尔找来的都是最专业的人士 , 其中的大多数人 , 都曾经是Reklame的供职员工 。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文章图片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WarsawNeonMuzeum
这一举动耗费成本巨大 , 可见在展览之外 , 博物馆承担的是怎样的重要使命 。 博物馆将自身定位为“记录与保存” , 除了实体保护和留存之外 , “记录”的职能显得更为重要 。 自2005年开始 , 两位创始人便开始从事对于冷战时期霓虹艺术的研究 。 卡尔维斯卡已经出版过两部关于霓虹的作品 , 并且致力于发掘更多有关“霓虹计划”的另一面——这个庞大国家项目 , 同样是一部珍贵的波兰现代设计史 。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文章图片
?STUARTKENNY
在研究中 , 卡尔维斯卡发现 , 其中众多的知名艺术家 , 如维托尔德·贾诺夫克西、贾努什·拉普尼奇和简·穆查尔斯基等人 , 都来自著名的波兰海报设计学院 , 在展览中 , 诸如此类的细节都将被公之于众 , 力图让人们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 。
调查、寻找、研究、保护、展出 。 华沙霓虹灯博物馆形成了完整的展览闭环 。 作为私人机构的华沙霓虹灯博物馆 , 并不寻求或接受来自官方的公共资金 , 只依赖捐赠和馆内的门票收入 。 博物馆每周开放5天 , 时常举办一些如工作坊、教育项目、电影放映、讲解游览等特别活动 , 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 在2013年的一次欧洲博物馆开放夜中 , 博物馆就迎来了超过16000名参观者 , 打破了华沙博物馆参观人次的纪录 。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文章图片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文章图片
?WarsawNeonMuzeum
这样的成效离不开波兰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 。 除了展示经过翻新的霓虹作品外 , 博物馆还开启了另一项运动——保护当代波兰城市中依旧留存的霓虹标志 。 这一举动受到了广泛的支持 , 同样热心霓虹事业的华沙现代艺术博物馆也加入了进来 , 馆长托马兹·伏达拉表示:
“这些收藏是真正的宝藏 。 这些不仅仅是霓虹灯 , 而是华沙现代主义的全貌 。 ”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文章图片
受到修复的Gazda霓虹灯 , ?FoksalGalleryFoundation
是时候正视历史了 。 霓虹再度焕发的光彩 , 掸清了浮蒙在珍贵艺术上的尘埃 。 新旧时代的交替 , 固然会让身处其中的人下意识回绝 , 此时一双来自外界的清醒双眼就格外重要 。 铭记和改写就在一瞬间 , 而这一切往往因美开始 。 华沙霓虹灯博物馆呈现给我们的 , 大抵是这样的宝贵经验 。
【爱历史】波兰50年代到70年代的霓虹灯博物馆
文章图片
?WarsawNeonMuz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