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维在《花田半亩》中说:
生命中,我们都接到不同的剧本。有的平淡,有的浓烈,有的是笑,有的是泪。不管怎样,我总要演好,直至落幕。
生命太过宝贵,以至于怎么过都像浪费。
如果非要说出一条不浪费生命的建议,一定是:别把最好的留到最后。
文章插图
此生未完成
先讲一个故事。
一个天资聪颖的女孩,她从小就成绩优异还很努力,于是她一步步考上名校,进修研究生,出国深造。
回国后,她成为复旦大学很年轻的讲师,也走进幸福的婚姻,生儿育女。
爱情事业双丰收,在她成为人生赢家后,命运却和她开了个玩笑。
31岁的她,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
更残忍的是,时间只剩下一年半了。
她就是优秀的海归博士于娟,得知病情后的她,将生病后的生命感悟写成了书——《此生未完成》,给无数人带来了启示。
在生命的最后,于娟时常思考人为什么活着?
她在博客中说:
“我也曾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的扑上去,不得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傻事。
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
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死去元知万事空,或许人只有走到最后一步才能真正的看清生命的意义吧!
就像于娟说的那样,名利权情没有一样可以带去的。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她感悟道:
“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故事的最终,于娟溘然长逝,留下了年迈的父母,悲痛的丈夫,年幼的孩子。
此生未完成,这五个字写的是无尽的遗憾。
文章插图
别把最好的留在最后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所有人都懂得的道理,却鲜少有人去做。
莫言讲了朋友的一段经历:
朋友的太太去世,收拾遗物时,看到了一条丝质围巾,连标签都没去掉。
因为这条围巾很漂亮很昂贵,太太一直不舍得用,想等到特殊的时刻再用。
结果直到去世都没戴上。
朋友感慨说: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就像舍不得戴围巾一样,人们总是把愿望攒着,结果事与愿违:
年轻时想去爬山没去成,结果老了,只能看着山叹气;
逛街时喜欢的连衣裙太贵,等攒够了钱,衣服已经过时;
年幼的孩子想放风筝,等你有了时间,她早就不喜欢风筝了。
食物会过期,幸福也会过期。
生活就像一篮新鲜的苹果,开始你不舍得去吃,后来,苹果开始腐烂,你就吃坏了一点的苹果,吃完了坏苹果,好的又坏了,你又接着去吃坏的。
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到头来却是吃了一辈子的烂苹果,受了一生不该受的苦。
幸福不光会过期,还会在忙碌中消失。
白岩松在《你幸福了吗?》一书中,这样解读“忙”字:
“忙”就是“心”和“亡”字的组合,忙着忙着心就死了。
很多人就是在无谓的忙碌中,丢了本心。活着就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边付出,一边失去。一辈子赶路,一辈子都享受不到沿途的风景。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别把最疼你的人弄丢了
李宗盛有一句歌词只有失去过的人才懂: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简单的歌词,却是无数个凄婉故事的缩影。
意气风发的丈夫整日忙于工作,名利双收之后,换来的却是妻离子散;
重压之下的父母背井离乡去打拼,赚到了钱,却和孩子形同陌路;
还有一种,就是子女等不到衣锦还乡,等到的却是生离死别。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中国人最普遍的遗憾。
曾经在微博上的一个故事刷屏,贵州山区的一位老人,女儿在广东工作,每年只有过年才回家一次,过完年又匆匆离去。
母亲心疼女儿工作忙,一直报喜不报忧,几次生病也不让女儿知晓,身体每况日下却假装健朗。
久病成疾,终于在一个深夜,母亲抱病而去,死后几天才被邻居发现。
- 上海|“佳士得上海”迁入新址 外滩再添艺术新空间
- 清华大学|美术馆嵌入产业园,上海打开“科创+文创”新模式
- 青岛西海岸新区科协|西海岸新区启动碳达峰宣传活动计划在10个单位进行巡展
- 刘毅:塑造上海工业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IP”|M50弄堂计划 | 艺术
- 杨利娟|海底捞被曝给顾客打标签?最新回应来了
- 门店|1年关掉300家店,海底捞私自给顾客打标签,声称为了更好地服务
- 收复|郑成功身为海商,为何敢抗“天下之师”,还能“抽空”收复台湾?
- 干贝丁|海鲜肥肠煲
- 培根|海鲜意大利面
- 胡萝卜|焙煎芝麻苹果炒方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