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东方六国文字皆从西周春秋演变而来,小篆是秦国文字演化而成

东方列国的文字,原来同秦文字都是从西周文字发展而成的,然而却走了不同的途径,以致形体风格相去越来越远。春秋前期,这里的文字与西周晚期相同,例如晋姜鼎,很难从字体判断是周室东迁以后的作品。到春秋中期,文字的笔画渐趋于首尾粗细如一,形成由线条构成的劲健规整的字体,如曾伯的铭文,就反映了这种引人注目的转变。西周春秋时期文字西周春秋文字的资料主要是金文。西周是金文的全盛时期。当时的贵族流行把值得纪念的事情如册命、赏赐、荣宠、战功、婚嫁、祭典、诉讼、追孝等写成文字铸在铜器上,“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所以这一个时期不仅有铭的铜器特别多,而月铭文的篇幅也很长,几百字的铭文习见。其著名者像《大盂鼎》、《小盂鼎》、《墙盘》、《散氏盘》《毛公鼎》,几乎每篇都可以和《尚书》的篇章媲美。西周初期的金文,几乎是完全沿袭商代晚期金文的作风,方折笔画较多,书体亦雄健而峻峭。康王、昭王、穆王时期,字形渐趋整齐方正。周代后期恭王、懿王以后,金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主要趋势,一是商和周初以来金文方形、圆形的肥笔渐渐为均匀的线条所代替,二是金文原来曲折象形的线条多被拉平,某些原来不连贯的笔画也被连成一笔。这种文字形体的重要变化,有的学者谓之为线条化和平直化。
战国|东方六国文字皆从西周春秋演变而来,小篆是秦国文字演化而成
战国|东方六国文字皆从西周春秋演变而来,小篆是秦国文字演化而成
文章插图
金文形体线条化、平直化的结果,文字的体势、排列都较以前整齐而均匀。原来象形程度很高的汉字象形程度降低了,符号性增强了,书写方便了。传统文字学史上传说的周宣王太史籀作“籀文”,大概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整理的一种更规整的文字字体。春秋初期,诸侯各国大体上都沿袭周代晚期的文字作风,跟周晚期的金文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别。只是长篇的铭文减少了,内容也多为“行器”、“媵器”之类。中期以后,各国的文字虽然在字形结构上还大体相似,但书写风格已明显表现出不同的区域作风。这种各有差别的区域作风,基本上可以分为秦、周、晋、齐、鲁、楚、徐、吴、越等几个区域。这些区域中,除了秦,其余各地区的文字都渐趋抛弃周代金文的庄重典雅而向流丽清新的方向发展。春秋中后期,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徐、吴、越等特别流行一种狭长而故作宛转屈曲的字体,尤其是江南的吴越,有时甚至加上鸟形和虫形的图案以为装饰,这就是后世所谓的“鸟篆”和“虫书”。这种“鸟篆”或“虫书”,美术化的倾向很浓,跟古代文字因象形而屈曲不是一回事,所以特别难认。不过,由于它是一种特殊美化的字体,主要用于兵器等的署名或装饰,对日常文字的使用影响不大。西周春秋重要的文字材料还有“周原甲骨”和“侯马盟书”。“周原甲骨”出于周中心地区的“周原”即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内容是周王室灭商前后的占卜记录,其字体接近殷墟卜辞,只是字形太小,和殷墟卜辞的风格不同。
战国|东方六国文字皆从西周春秋演变而来,小篆是秦国文字演化而成
文章插图
“侯马盟书”发现于山西侯马东周晋国都城新田遗址,系春秋晚期晋国贵族的盟誓之辞。盟辞多用毛笔写在玉片、石片上,绝大部分是朱书,小部分是墨书,字体跟战国文字接近。河南温县近年也发现了很多与此性质相近的盟书,多为墨书。此地三四十年代也发现过这种盟书,当时称“沁阳玉简”,因为当时出土盟书的西张计村属沁阳。“玉简”是以记录文字的资料命名。战国六国文字六国系文字指战国时期秦以外的东方六国的文字。春秋、战国之交,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春秋以前,宗法贵族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垄断,造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战国以后,随着政治、经济、军事的变化,学术文化冲破了旧的束缚而勃兴,“百家争鸣”,文字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使用文字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就使文字越来越向简便、实用和易于书写的方向发展,使文字出现了剧烈变革的局面。春秋战国各主要国家之中,秦国由于地处宗周故地,接受西周文化的影响较多,而且由于地居西偏,文化的发展远不如东方六国那样迅速、剧烈。所以,随着战国时期文化的变革,战国文字逐渐分化成了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西方的秦系文字,它在形体上还基本保持着西周晚期的文字作风;一个系统是东方六国的文字,形体、作风呈现出和西周、春秋文字大相差异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