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马猫
西王母又称“王母”“金母”“瑶池老母”“瑶池金母”“西池金母”“仙母”“阿母”“龟山金母”“龟台金母”“金母元君”“王母娘娘”等。西王母形象经历了从半人半兽、狰狞、掌瘟疫刑杀之神到握有长生不死药的吉神、天界女仙之首,再到化育万物的创世女神的多次转变。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不同的形象和信仰使西王母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位“千面女神”。
文章插图
泾川西王母信俗,自宋开宝元年(968年)农历三月二十日在回山“西王母祖庙”举行第一届起,至今已传承了上千届。宋代翰林大学士陶谷奉宋太祖之命,所撰的《重修王母宫颂》碑,俗称“陶谷碑”,详尽记载了西王母古部族历史及其盛大的信俗活动。这种逾越千年的民间信俗活动,深深根植于广大民众心中,成为当地群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千百年来,泾川回山成为西王母信众朝观的圣地,相传泾川回山上的王母宫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距今已有2100多年,是最早最大的王母宫。
【 祭典|每到西王母祭典,多地人会潮水般前来赶祭】
文章插图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西王母祭典,泾川人几乎倾城出动,许多信众凌晨三时许即赶到西王母祖庙抢烧头香。早上七时许,各乡镇群众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祖庙焚香化表,或求神赐子嗣、祛病痛、降吉祥、保平安,或祈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陕西、宁夏、河南等省和庆阳、西峰、宁县、镇原等市县的信众不顾路途遥远,也纷纷携带各种供品赶来参祭。
文章插图
上午8时整,在那口高悬于回山之巅的金大安铁钟的钟声中,西王母祭典拉开帷幕。祭典活动由精通道务活动和民俗信仰的“会头”操持。祭典按道场、朝觐、祭坛、采圣水4个固定程序进行。道场外布满了数百面黄、蓝、紫色的旌旗和幡条,在数千名信众围观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声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法师、道士,身着法衣、道袍,头戴五僧冠、道巾,敲击着鼓、锣、钗、铃子、木鱼等法器,吹奏着唢呐、竹笛、土笛等相关乐器,在西王母大殿前布设道场。
文章插图
众法师、道长迈着固定的步式,在西王母祖庙四周左右各转三圈之后,便伏地长理、他们或击鼓鸣锣,或摇铃诵经,唢呐、竹笛、土笛声响成一片,规模宏大壮观,即庄严又十分热闹。10时整,为朝觐时辰,众法师、道士依次向西王母塑像朝觐之后,成百上千的西王母信众蜂拥而上,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携带来的时鲜果品或寿桃献在供桌上,接着伏地而拜、焚香化表、双目微闭、双手贴胸、默默祈祷。他们或求子嗣、祛病痛,或求吉祥、保平安。
水是万物之母、生命之源,是女性崇拜的最佳载体,所以采圣水是祭典的一个重要程序,“瑶池夜月亭”是泾川八景之一,亭下有一眼清澈的泉水从石龙口中流出,也叫瑶池圣水,传说此水有百病不生、延年益寿之功效,故凡上山朝拜者,无不在这里争饮圣水。近20年来,每届祭典都有来自海内外侨胞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西王母信众组成声势浩大的西王母朝圣团前来朝觐。特别是我国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的朝圣团,从回山脚下到西王母祖庙近1公里的路上,就开始行三拜九叩之大礼。
文章插图
祭典活动完毕之后,正是晚餐时分,法师、道士和远道而来的信众便在祖庙后殿院内共进晚餐,院内搭满了帐篷,内设近百张桌凳,上面摆满免费供应的颇具泾川风味的素餐。祭典活动场外还有秦腔戏、皮影戏、放河灯、闹社火、耍巫术、占卜预兆等民俗活动。
文章插图
西王母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祖先之一,与伏羲、女娲、黄帝、炎帝等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西王母祭典不仅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承,在中国文化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有许多封建帝王都朝拜过西王母,李商隐、刘禹锡等文人也赋诗赞颂西王母。凡此种种在西王母民本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 腊肉|腊肉蒸土豆
- 腊肉|年近了!遂昌家家腊肉忙
- 橘子|“每到过年我脸都焦黄”,罪魁祸首竟是它……
- 橘子|【热议】“没有一袋砂糖橘能过夜”!每到过年脸焦黄,原因找到了…
- 橘子|“每到过年我脸都焦黄”,罪魁祸首竟是它......
- 砂糖橘|“每到过年脸焦黄”,罪魁祸首竟是它?
- 胡萝卜素|“每到过年我脸都焦黄”,罪魁祸首竟是它......
- 品料|山西特色美食??蒸肉卷
- 油梭子|东北油梭子
- 城市|“城市考古”,有文化地轧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