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之意|“人谋”——三国时期形成三分天下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三 )


路之意|“人谋”——三国时期形成三分天下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文章图片
三国鼎立形成时期的各种偶然和必然因素 , 都是“人谋”的得失在起决定性的作用 。
因此 , 某些由“人谋”导致的必然 , 例如吴蜀争夺荆州的悲剧也有可能用“人谋”来消解 。 假如刘备和诸葛亮 , 尤其是守在第一线的关羽 , 外交上灵活一些 , 吴蜀矛盾的爆发不致于如此之快 , 即使爆发也不致于出现那样的结局 , 形势发展可能又是另一番模样 。 刘备在外交上若能做到缓吴之攻 , 一旦得了关中 , 那时吴国也许就不来索讨荆州了 。 这一假设有无现实性呢?
回答是肯定的 。 因为赤壁之战 , 孙刘并力 , 刘备占江南 , 孙权占江北 。 刘备借江北也是形势所致 。 如果孙权不借 , 又不能控制刘备 , 江北处于曹刘夹击之中也是不能守 , 孙权审时度势 , 把江北借给刘备 , 树曹之敌 , 自己却腾出手来巩固江东 , 进攻合肥 , 筑起了江北防线 。 然后又掉过头来争荆州 , 向刘备讨南三郡 , 以江北易江南 , 有分寸 , 有道义 。 不幸的是刘备和诸葛亮过于执着“人谋”预画的隆中路线 , 不识大体 。 如果刘备也像孙权一样豁达一些 , 能够审时度势 , 西取益州之后 , 主动退守夷陵一线 , 把江北还给孙权 , 吴蜀并力向北 , 刘备早得了汉中 , 北出秦川 , 孙权东攻合肥 , 荆湘联军指向襄阳 , 曹魏危矣 , 也许隆中路线得以完全实现 。
路之意|“人谋”——三国时期形成三分天下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文章图片
再看曹魏方面 , 也有失招 。 公元215年 , 曹操取汉中 。 不趁吴蜀争南三郡之机进兵蜀中 。 此其一失 。 公元221年 , 吴蜀夷陵相攻 , 曹丕不与蜀国并力灭吴 , 此其二失 。 如果说赤壁之战是曹操急进而葬送了大好的统一局势;而这两次则是曹魏的迟误而丢失了可能的统一良机 。 曹魏谋臣刘晔是瞅准了这两次机会的, , 可惜曹氏父子拒谏不纳 , 仿佛是天意在安排似的 。 其实是有原因的 。 赤壁之战 , 曹操丧胆 , 他兵取汉中又费了一番力气 , 所以不敢贸然入蜀 , 过分谨慎 。 曹丕利用吴蜀交恶 , 急于称帝 , 坐失良机 。 还有更深一层原因 , 由于三国各方人才济济 , 机会一闪即逝 , 稍一疏失 , 追悔莫及 。 正如《刘晔传》记载刘晔对曹操所说:
“若小缓之 , 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 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 , 蜀民既定 , 据险守要 , 则不可犯矣 。 今不取 , 必为后忧 。 ”
所以说曹操是迟误之失 。 曹丕思坐收渔人之利 , 乘吴之疲 , 但曹军未出 , 陆逊早已设防于江岸 。 曹丕只好临江而叹 。
历史是不能用推论来改写的 。 上述分析并非无稽之谈 , 而是要从已然的历史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
强调“人谋”在形成三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 与经济是基础并不矛盾 。 曹魏统一中国 , 经济的因素起了最后的作用 。 但在形成三国鼎立这一短暂的具体历史阶段 , “人谋”的因素则是最活跃最积极的 。 统一之后 , 人心安定 , 国家组织形成固定的格局 , “人谋”的一计之得与一计之失 , 无关大局 , 因此人才必然遭受习惯力量的压制 , 不易脱颖而出 。 纷乱之世 , 人心浮动 , 各种力量组合未定 , 机会一瞬即逝 , 因此“人谋”的得失改变政局力量的对比 。 特别明显 。 在这种形势之下 。 各方力量 。 讲求实效 , 雄略之主 , 不拘一格录用人才 , 捷足高才者有用武之地 , 所以乱世出英雄 , 英雄造时世 。
三国纷争既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 也是“人谋”引导的格局 。
路之意|“人谋”——三国时期形成三分天下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文章图片
结束语
三国鼎立的形成中“人谋”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决定三国鼎立的“人谋” , 不是某一个人的主观意志 , 而是三分人才均势所必然表现出的平衡运动 。 无论是直接规划三分的诸葛亮和鲁肃之谋 , 还是破坏诸葛亮和鲁肃之谋的周瑜、吕蒙、关羽、陆逊 , 以及曹孙刘三方决策者筹略之得与失 , 都不由自主地在合力地把历史推向三分 , 这就是三国鼎立形成的必然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