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排头|一线创业者的10个心得指南,关于增长、招人、产品、管理( 二 )


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面临竞争 , 这时候普遍有两种打法:第一种是逃避 , 比如说我做了A产品 , 你做了A+产品 , 我就去做B产品;另一种打法是继续纠缠 , 看到别人改良自己的产品做了A+ , 你再研发个A++ , 它再做个A+++ , 你再做个A++++……这两个打法我觉得没有对错 , 就看哪种更适合自己 。 我们开发的小佩每一代产品 , 看起来是已经在量产了 , 但其实紧跟着它已经有两到三代产品在规划了 。 就像消费者买到iPhone11的时候 , Apple公司已经规划到iPhone13了 。
归根结底 , 只要准备好充足的子弹 , 就没有必要回避竞争 , 没必要在别人出了跟A相近的产品之后 , 我去做B产品去回避 , 而是可以非常从容地用更好的、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 去继续引领市场 。
同时 , 为了让产品实现“极致”的用户体验 , 小佩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用户测试系统 。 “用户体验测试”提供给没有任何产品参与经验的用户 , “功能类型测试”提供给有一定的产品参与经验的用户 。 测试的最后阶段 , 即产品到最后量产之前 , 我们会留15到30天的buffer , 给一些社交媒体的KOL做测试;以前给KOL产品是为了做推广 , 现在是为了单纯的测试 。
增长
3.“靠投放不如靠口碑?”
口述:罗剑火花思维创始人兼CEO
行业:在线教育
由于是互联网出身 , 我们把产品“后端”做得重:从第一天开始做到今天 , 在产品的技术研发上投入了将近3个亿 。 如今火花思维的研发人员有700多人 , 一家创业公司要把产品做出品质 , 不仅需要钱 , 还需要时间 。
2018年见投资人的时候 , 投资人问我们:今年能做到多少规模的学生?当时我也是个“小白” , 我说6000个 , 其实心里是打鼓的 。 结果到2018年的12月31号当天 , 我们一共有一万零几百个学生 , 客单价5000左右 。
接着到了2019年 , 火花思维马上迎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 。
为什么增长那么快?这也要复盘一下当时的故事 。
2018年10月 , 我们在想 , 以前的用户增长更多地是靠自然流量来增长 , 那要不要增加点广告投入 , 看看是否能带来新流量?我们当时花了五百万元流量采购费 , 但结果 , 只做到了一千万元的收入 , 当时我挺沮丧的 。
之后 , 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靠产品力、靠口碑来实现增长 。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不断加大课程投入、教学投入 。 这些投入实现了产品力的大幅提升 , 并最终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了形成了一个特别良好的正向循环 , 用户增长得特别快 。
核心来讲 , 其实是因为“转介绍率”(通过转介绍成交的客户占总成交的客户的比例)提上来了 , 再加上基数成长到了一定的点 , 就会增长得特别快 。
用户第一次来购买课程跟运营手段有关 , 之后“转介绍”或者“续费”行为 , 才能说明产品质量真正吸引到用户了 。 当用户到了一定数量级 , 周边的人密度起来了 , 大家也会在朋友圈刷起来 , 说自己在家里面学了一个特别好玩的课 , 那么更多人就都想去试一试 。
火花思维有一个特点:其他教育产品都是用最好的老师来讲试听课 , 来吸引用户下单 , 但我们其实是用正在培训中的老师来讲试听课 。
为什么呢?因为好老师、成熟的老师不够用 , 很多都奋战在正式课程的一线 , 我们是希望把正式课程的体验做到最好 。 那么也很有意思的是 , 当很多家长觉得试听课讲得一般 , 但身边其他已经正式上课的家长提到老师讲得好的时候 , 这些家长也愿意尝试正式课了 。
4.“我所理解的推广渠道”
口述:刘克亮风变科技创始人兼CEO
行业:在线教育
在我们看来 , 推广渠道就是“把产品的实际价值交付成用户价值的工具” 。 我们认为 , 一切能转交用户注意力的东西都叫渠道 , 甚至今天我的衣服上有风变的Logo , 今天我就是我们公司的渠道 , 因为我成了信息的中介 。 所以一家公司就应该集中做两件事情:一是做对用户有用的东西 , 二是把这个东西通过“渠道”交付到用户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