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象常新|伤心岂独息夫人?,千古艰难唯一死

伤心岂独息夫人
景象常新|伤心岂独息夫人?,千古艰难唯一死
文章图片
景象常新|伤心岂独息夫人?,千古艰难唯一死
文章图片
景象常新|伤心岂独息夫人?,千古艰难唯一死
文章图片
康熙年间的诗人邓汉仪《题息夫人庙》诗曰:"楚宫慵扫黛眉新 , 只自无言对暮春 。 千古艰难唯一死 , 伤心岂独息夫人!"战国时期的息夫人被楚王掳掠作了妃子 , 却心念故夫不发一语 , 这本是旧文人作诗的好话题 , 但经历沧桑巨变未久的邓汉仪的目光显然已从息夫人身上掠过 , 一句"伤心岂独息夫人"道出的分明是明清易代之际文人的尴尬处境 , 这有时人记载(徐承烈《燕居琐语》)为证:"清初巨公曾仕明者 , 读之遽患心痛卒" 。 笔如刀 , 也不过如此吧?但诗确是好诗 , 好就好在蕴含丰厚复杂:悲悯?感叹?微讽?殊堪玩味 。 的确 , 身处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生还是死"是一个不容后人以现世的精明加以轻薄的话题 。
暴力的血腥、道德的血腥双双恣肆是易代之际的一个重要特征 。 在暴力的血腥中 , 文人是承受者 , 而在道德的血腥中 , 文人则既是承受者更是制造者 。 清易明 , 异族入主 , 又与以往的改朝换代不同 , 用顾炎武的概念 , 这是在亡文化 , "亡天下" , 而不仅仅是"亡国"了 。 唯其如此 , 文人的处境更显严酷 , 道德的血腥尤为骇人 。
赵园在《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一书中钩稽明末文献 , 梳理出若干话题 , 其中让人读来惊心动魂的是"生死"那一节 。 标题是"生""死"并重 , 其实触目皆"死":"死社稷"、"死封疆"、"死城守"……这是死的种种名目;"'不济 , 以死济之' , 乃钱肃乐语;'有死无贰' , 见诸张煌言文集;'我久办一死矣' , 为陈子龙所说;'吾此心安者死耳' , 则为瞿式耜临难时言 。 "死已然是明末忠义的口头语 。 似乎人生的最大问题就是求死 。 可是文人之死往往不能如山野村夫或草泽英雄引刀一快似地了断 , 从很大意义上说 , 文人之死是死给旁观者 , 死给历史 , 死给士大夫那套独具的价值系统看的 。 因此死岂一个"难"字了得?"吾辈有一毫逃死之心固害道 , 有一毫求死之心亦害道" , 这原是东林领袖高攀龙的话 , 为黄宗羲的老师也是著名忠义的刘宗周所激赏 , 然而现在当我坐在书房中读这段话的时候却禁不住冷汗涔涔:逃死不行 , 求死亦不成 , 舍此可还有活路或"死"路么?照此理路 , 天崩地柝之际 , 以身相殉还远不够 , 死前你还得掂量掂量你这是不是受"一毫求死之心"所牵引 。 尽管死对主体都不过意味着肉体的消灭 , 但在旁观者眼里却有高下之分 , 于是你还得选择一种死法--尽管如何去死并非当事人都能主动选择的 , 论者往往却忽略不计 。 黄宗羲在一篇文章中标示了史家记死的体例:"曰死之 , 曰战死 , 曰败没" , 其高下分别是"死之者 , 节之也;战死者 , 功罪半也;败没 , 则直败之耳" , 主动死与被动死 , 自主的死与非自主的死 , 均须仔细甄别 , 所谓"同一死也 , 差之毫厘 , 相去若天渊矣 。 "此外还有死难死易之辨 , 一时士风竞以死难为贵 。 读此类关于死难死易死之高下的哓哓不休的论辩文章 , 你只有学赵园感叹一句"像是与生命有仇"了 。
在"死"的诸般话题中 , 明末士人关于"不即死"的议论最见中国知识分子的本色 , 同时也最能见出道德的血腥 。 张苍水起兵抗清不果 , 临难诗中便有"叠山迟死文山早 , 青史他年任是非"之句 。 谢枋得(号叠山)当年未在元灭宋之日即死 , 尽管他在元政权建立之后不应征召绝食而死 , 张苍水也要拿他与文天祥互较高下叹其死迟了 , 从此足见早死与迟死在当时情境中被赋予的严重性 。 在这种语境中流传助人死的佳话便不足为异了:瞿式耜劝君速死 , 刘宗周的弟子劝其"早自决"都被传颂一时 。 至于因各种原因未能即死者 , 如魏学濂 , 后虽自缢 , 也不能为时论所谅 , 即使是极力为魏氏辩诬的黄宗羲 , 在猜测了一堆魏不即死的理由后 , 也要大表遗憾向时论看齐 。 只有浙东史学的巨子全祖望在文集中一再婉转声称"何必死乃足重"?然而此声太过微弱 , 几被浓浓的道德血腥淹没殆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