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古代科举考试是如何整治的?

编者导读:
自我国隋唐时期开始实行开科举士以来 , “科举”便成为了古时候大部分“穷酸”知识分子们脱胎换骨步入政坛走向人生巅峰的唯一途径 , 基于如此 , 古人也就常将金榜题名与金钱、利益和权力等物质需求相挂钩 。 时过境迁 , 尽管教育在一步步地创新和改革 , 但不可否认人们对于这种世俗观念的认知程度可谓是依旧如故 。 现代人尚且如此 , 更不用说生活在距我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前的古人了 。 得益于这一世俗观念的深入人心 , “作弊”这一省时省力的方法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通过十年寒窗苦读获取功名利禄之外的又一途径 。
【爱历史】古代科举考试是如何整治的?
文章图片
古代科举考试
经过了明代末期腐朽的官僚主义“熏陶”过后的科场尽管步入了新朝代 , 但依然没能摆脱那根深蒂固的腐败气息 , 官宦子弟以钱买名、科举考官收受贿赂等严重扰乱科举制度的行为屡禁不绝 。 显然 , 维持了近乎千年且为人称道的科举制度正在被前所未有的腐败气息给生生玷污 , 开科举士这一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通道逐渐被官宦缙绅们委之以利益给堵塞 。 为了肃清科场流弊 , 清政府与地方官员之间的一场“恶战”已然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 。 在本篇文章中 , 笔者就以发生在公元1657(顺治十四)年的一场科场案(由于顺治十四年以天干地支纪年为丁酉年 , 因此也将其称之为“丁酉科场案”)为切入点 , 来与读者朋友们进一步分析一番隐藏在该起案件背后的“阴谋” 。
【爱历史】古代科举考试是如何整治的?
文章图片
本文的研究内容:
01、故事背景
公元1644(顺治元)年 , 清军入关 。 作为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 , 满清统治者似乎比大明王朝的统治阶层更为了解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 深知凭其满洲贵族们的一己之力是难以统治这一偌大的中原 , 因此 , 为了成功夺得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他们不惜与汉族知识分子共享权益 。 早在顺治二年 , 中原局势尚未稳定之际 , 满清统治者便开始着手于笼络汉族知识分子 , 举行乡试 , 翌年 , 又举行了本该三年一次的会试 。 显然 , 统治者如此频繁的大开政坛之门 , 其目的便是想通过官荫利禄去诱导汉族知识分子们由考场一步步走向官场 , 同时淡化他们对明王朝的眷恋 , 以便忠心不一地服务于清政府 。
【爱历史】古代科举考试是如何整治的?
文章图片
或许是文人心中普遍都存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傲气 , 起初这些知识分子们面对着清政府的引诱并不以为然 , 大多数人都耻于应试 。 然而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明王朝灭亡的阴影逐渐在人们的脑海中渐渐烟消云散 , 勇于应试的知识分子们也就越来越多了 , 当然 , 仍有那些至死不渝永不仕清的人存在 , 但毕竟是少数 , 大多数人还是为摆在眼前的功名利禄和现实生生折腰 。 在此阶段 , 大批嘲笑那些应试人的讽刺诗句被一一流露了出来 , 下面这首诗句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天开文运举贤良 , 一队夷齐下首阳 。
家里安排新雀顶 , 腹中打点旧文章 。
昔年曾耻食周粟 , 今日翻思吃国粮 。
岂是一朝顿改节 , 西山薇蕨已精光 。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 参与科举考试的人一多 , 科场舞弊现象也就随之剧增 , 为进一步制止这一不良现象的蔓延 , 朝廷于顺治十四年在顺天乡试和江南乡试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整治行动 。
【爱历史】古代科举考试是如何整治的?
文章图片
科场腐败 , 朝廷整治 , 这本无可厚非 , 为何却被史料撰写的神乎其胡呢?其真实原因便是此次朝廷整治的力度非同以往 , 所牵扯到的人数也颇为众多 , 对整个中原政局的影响之大可谓是创下新高 。
正如文章前面所说 , 在清军入关以前 , 科场舞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 但案发后 , 朝廷所惩治的对象基本围绕在舞弊者和主考官之间 , 很少以此兴大狱 , 大肆诛戮 。 但有清一代统治者却反其道而行之 , 借此制造了著名的科场大案 , 即“丁酉科场案” 。
02、
顺治十四年 , 顺天乡试科场如期举行 。 据有关史料记载 , 此次顺天乡试的考生共4000人左右 , 贡监生约1700人 , 然此番顺天乡试开科中榜的名额仅有206人 。 因名额稀缺 , 部分出身于缙绅氏族、大地主阶级的考生们为了能够使自己榜上有名 , 便“各显神通” , 拉关系、贿赂考官等各种下作手段使尽 。 而另一方面 , 科举考官们为了贪图私利 , 亦或者是想借此良机以结纳权贵缙绅 , 最终导致内定中榜的考生人数达到了千余人 , 远超过朝廷下发的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