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法方药|清代御医黄元御学术传承及临床应用


理法方药|清代御医黄元御学术传承及临床应用
本文插图
【理法方药|清代御医黄元御学术传承及临床应用】
黄元御自幼深受家学影响 , 遍览经史 , 饱读诗书希望能够登科入仕 。 但29岁那年 , 因读书用功过勤 , 突患眼疾 , 受庸医所误至左目完全失明 , 身体大受损伤 , 更无奈的是 , 清朝律法明文规定 , 五官不正者 , 不准入仕 , 为此仕途之路也彻底断送了 。 然而黄元御并未就此放弃 , 他立志不为名相辅国政 , 便为明医济苍生 。 刻苦钻研医学经典 , 后又访得名医刘太吉倾囊传授 , 苦读中医典籍 。 数载之后初有小成 , 遂开始悬壶济世之路 。 黄元御穷其一生精力致力于两件事:治病、著书 。 他的医术独成一派 , 活人无数;著作自成一家 , 深受当世及后人追效 。 到后来时人将其与山东诸城名医臧枚吉并称“南臧北黄” , 传成一段佳话 。
黄元御的著作与其医术密不可分 。 在他心中有四圣:黄帝、岐伯、越人、仲景 , 而他最推崇的是仲景的重阳气观点 。 在实践中他发现“阳盛而病者 , 千百之一 , 阴盛而病者 , 尽人皆是 。 ”且“人莫不病发于阴进而病愈于阳长 。 ”黄元御认为 , 人之根本便在于阳气 , 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 , 阳气旺盛 , 化精生血 , 方能养脏润腑 , 调达四肢 。 邪气不可侵 , 神志不能扰 , 身安体健 , 病痛不生 。 他行医用药 , 多扶阳弱阴 , 也屡得奇效 。 行医日久 , 更加深入 , 又得出 “阳之根本在脾土 , 病之根本在上逆”的结论 , 除健脾扶阳之外 , 又温中下气 , 治病调理同时进行 , 其医术得乾隆御赞“妙悟岐黄” 。 因黄元御钻研医书经典 , 从经典中不断实践应用 , 又对于经典的解读深刻 , 应用效果显著 , 故被后人奉为“尊经派” 。
黄元御所用下气汤最为著名 , 原方组成为:茯苓、甘草、炒杭芍、粉丹皮、制首乌、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为依据 , 加减变化 , 调治身体诸证 。 茯苓健脾渗湿 , 可助脾湿祛气升;半夏和胃降逆 , 可助胃逆顺气降;甘草调和中气 , 通达脾胃 , 升降有法 。 三味和合而调理后天之本 , 助健气血生化之源 , 扶正以祛邪 。 杭芍、丹皮、制首乌入血分 , 疏肝升陷 , 兼以平胆 。 橘红、杏仁入气分 , 清肺理气 , 化痰降逆 。 八味和合而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之功 , 则胃降而善纳 , 脾升而善磨 , 肝升而血不郁 , 肺降而气不滞 , 心肾因之交泰 , 诸脏腑紊乱之气机因而复其升降之常 。 此方和中调郁 , 渗脾湿而不伤肝阴 , 滋肝阴而不助脾湿 , 降浊阴而去其上壅 , 升清阳而理其下陷 , 自可收脾升而肝肾随之亦升、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 。 可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 , 胃善纳而脾善磨 , 肝不郁而肺不滞 , 气血渐旺 。
传至第四代李鼎臣之时 , 行医济世 , 恰逢时疫 , 死亡者甚众 , 连他亲侄子麻瑞亭也不幸感染 , 病至危笃 。 李鼎臣责无旁贷 , 悉心救治 , 终使麻瑞亭化险为夷 , 解除危难 。 这不但奠定了黄氏流派在西安的威望 , 还促使其15岁的侄子麻瑞亭也立志学医 , 以其舅父李鼎臣为榜样 。 年轻的麻瑞亭潜心学医八年 , 尽得黄氏一脉精髓 。 因受战乱影响 , 1931年麻瑞亭随其父从山东举家迁至陕西西安 , 在西安安家落户 , 也就正式开始了他的行医之路 。 这是黄氏流派发扬光大的一代 , 医术精湛 , 弟子众多 。
麻瑞亭在学习尊经派精髓的同时 , 总结了前几代医者的经验 , 发掘整理出独特的“十二下气汤”:①加减下气汤:用于治疗脏腑不调气机紊乱;②调中下气汤: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及慢性胃炎;③平胆下气汤:用于治疗胆囊炎及胆结石;④黄芩下气汤: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头晕目眩;⑤生地下气汤:用于治疗心慌气短胸闷怔忡;⑥清肺下气 , 用于治疗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咳嗽等;⑦温肾下气汤: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⑧通利下气汤: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及前列腺疾病;⑨补肾下气汤: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阳痿早泄;⑩生血下气汤:用于治疗各种贫血症;土苓下气汤: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调经下气汤: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