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格林斯坦德:大英博物馆藏西夏文残片
从充满崇山峻岭和沙漠戈壁的西北走廊,再到西伯利亚及其腹地,干燥一直主导着许多文化的脉搏,同时也保存着整个图书馆的那些未知世界书籍。众所周知,以敦煌为例:6个世纪敦煌的宗教手稿以及世俗文献、标识着最早日期的活字印刷金刚经。[①]据称,敦煌的密窖是公元11世纪的一些僧人为了在西夏人的冲击中生存下来的藏身之处。虽然《宋史》(由蒙古人指导下的汉人编制)中有专门章节来记载这些西夏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语言、文字或文化。直到本世纪(20世纪)初,俄罗斯探险家科兹洛夫发现了一份可能是13世纪早期蒙古人征掠时藏匿的文献。
马可·波罗早已知晓黑水城位于完全干旱的蒙古沙漠中,但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世人所遗忘,直到1908年,上校科兹洛夫(P. K.Kozlov)带领着俄罗斯皇家地理学会探险队行至一个方形城堡时,黑水城才被世人发现。
当我们接近这座城市,越来越多的陶片,比沙丘还要高;最后,我们来到城墙之上,黑水城将其美丽展示于大家眼前。
城墙的西南角附近,一座有着宽大圆形屋顶的小型建筑,与穆斯林们用于祈祷的清真寺样式相似。走了几分钟,我们通过西大门进入了这座死城……这里,我们来到了一个边长为4/3俄里的露天广场一侧,这里陶片类等杂物在高低、大小不一的建筑物废墟中凸起。四处伫立的佛塔,寺庙的土坯地基看起来很清晰。我们对周围发掘中的遗址中会收获到什么东西充满了好奇。我们的营地驻扎在这个要塞中央,靠近一个有两层楼高的建筑废墟,在其南侧有一个寺庙废墟。我们到达不到一个小时,便开始从废墟顶部发掘、观测。[②]
一座在蒙古作为窣堵坡的巨型佛塔出土后,除了佛像雕塑和艺术品外,我们还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印刷品和写本。样本立即经由蒙古邮政服务送往圣彼得堡,其余部分随后送达。如今,这些失落文明的绝世珍品保存在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和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内。
奥莱尔·斯坦因因在该地区探险而著称,1914年,精力充沛的他抵达黑水城。他辛辛苦苦收集到的几百件印刷品和写本残片,由探险队赞助商--印度政府和大英博物馆共有。一些绘画作品及印刷品的插图存放在德里,而文献则被送往伦敦保管。[③]
西夏之名早已为各种吐蕃人和其他中亚民众所知,但使用这个词语的人们生活在旅行家马可·波罗时期新建的甘肃行省,他们即为蒙古人作为完全征服大陆的先行者。宋朝时期,作为曾在北方独立的几个政权之一的唐古特或西夏,存在了200多年。
按西夏人的说法:约在公元1000年,他们将发明自己的文字系统作为民族独立的一部分。据传统观点,这是一个独身学者野利仁荣的创造,他应为破译出西夏诗歌的N.A.涅夫斯基欢呼,这里给出一个相当自由的英文版本:
蕃汉弥人本一母,语言不同地乃分。
西方高地蕃人国,蕃人国中用蕃文。
东方低地汉人国,汉人国中用汉文。
各有语言各自爱,所有文字人人敬。
吾国野利贤夫子,文星照耀东和西。
……[④]
(西夏文抄本的典型元素)
这个故事在官方史学中有若干版本,似乎有充分理由相信,一个单身男人创制了这种新的书写形式。作为他独创性测试,我们可以比较当时这四个地区--中原、吐蕃、辽、回鹘的文本。
通常而言,汉字相当于语音和那些类似表意象形文字结合而成的符号类别。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藏语用印度语字母来表示古老发音,它与西夏语最为接近。回鹘语用一个塞姆语“字母”代表突厥语辅音,而作为通古斯族之一的辽,多音节语音适用于汉字元素。
从形式上看,整个西夏文减少了一些相同顺序和方向的笔画作为汉字。看似任意修改,形成了复合字符的元素。典型字符表几乎算是数学组合的能力,很少一部分字符作为独体字,意味着以相同方式作为汉字的“部首”。
以《文海宝韵》而著称的本土词源字典给出了所有字符的分析,但目前还未知是否代表这些字符创制者的本意或者是后来词源学系统的入门书籍。解读西夏文的工作尚未完成,俄国伟大学者N.A.涅夫斯基教授(1892-1938)是唯一能流利阅读西夏文献之人。关于该部字典的笔记已经以照片形式刊载,虽然博物馆的收藏品是一些残片,但保存了许多典型文本和原始资料。
斯坦因爵士的《亚洲腹地》(第440页以下)对西夏收藏品作了部分描述与说明,其中也包括那些在德里的说明性材料。佛教典籍被转抄,而抄写在藏文写本行间是译自藏地佛教文献佛经的显著特征。这里被转抄西夏文献有三种类型:汉译本、汉夏历法和西夏法典。由于一个佛教国家90%以上出版的佛教经典著作用于输出,因而来自汉地译本异常珍贵。此外,为了破译更多字符,他们还引入了各种词汇。专有名称和地名会给字符发音含义的其他来源提供线索。这里,博物馆收藏的著作复本中有两页来自汉地军事著作--《孙子》。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中国人|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七:杨庆中: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 论文选|陆祖鹤书法论文选《书道之悟》出版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中老年人|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竟然会加速衰老?!
- 赵丰|让文物走进生活 文旅商共建博物馆落地杭州
- 腌黄瓜|火腿土豆沙拉
- 文化节|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成立
-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3月1日起恢复开放
- 艺术|东西方艺术巧妙融合 重庆女孩画“家门皮肤”受年轻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