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晓儿|揭示了封建社会里权力机构更迭的通用手法,雍正设立军机处( 二 )
那么 , 既然不设官职 , 那人员选用自然就是以皇帝信任为唯一标准了 。
“军机处”也就取代了原来的南书房 , 成为了新的权力核心 。 而它作为一个固定的机构 , 是在乾隆时期 , 并且一直持续到清末 。 封建朝代一以贯之的矛盾 , 都用了同一种方式解决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一直存在两个矛盾 , 一个是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矛盾 , 另一个就是君权和以相权为代表的其他权力之间的矛盾 。
这两个矛盾的处理方向 , 几乎都是以加强中央集权和君权为主 , 雍正设立军机处其实和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做法几乎是一模一样 。
我们来看几个其他朝代的处理方式 , 就能发现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
汉朝的权力中心 , 尤其是汉初阶段曾经有过“虚君实相”的做法 , 丞相是“开府治事”的 。
这是什么意思呢?
文章图片
丞相作为“三公之一” , 它与其手下一众官员主要负责的就是对国家事务的处理 , 他们办公的地点不在宫中 , 而在丞相自己的府邸 , 叫做“府中” 。
所以诸葛亮《出师表》中曾经说“宫中府中 , 俱为一体” , 就是这么来的 。
朝臣五日一朝 , 将在丞相府里所处理的事务向皇帝禀告 , 有些事情需要皇帝来决定 。
这是汉朝曾经的朝堂运行方式 。
而汉武帝时期认为“三公”权力太大 , 需要进行集权 , 于是就选了一批人重新组建了一个小团体 , 通过“加官”的制度来组建新的权力机构 。
一位小官本来没有进入皇宫的权力 , 但是皇帝给他一个“加给事中”的头衔 , 于是他就有了进出宫禁的特权 , 可以参与议事 。
这就是“内外朝制度” 。
文章图片
原有的权力中心“丞相府”逐渐变成了外围执行机构 , 新的权力机构是“内朝” 。
而到了东汉时期 , 更是直接建立一个叫做“尚书台”的机构 , 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台阁” , 它才是真正的决策机构 , “三公”已经彻底成为执行机构了 。
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认为“尚书台”的权力太大 , 于是将它改为执行机构 , 另行设立了“中书省”作为新的权力机构 。
到了南北朝时期 , 皇帝又认为中书省的权力太大 , 于是就再设立了一个“门下省”对其进行节制 , 这就是“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
唐太宗时期 , 尚书省不再设立尚书令 , 只有左右仆射 , 但也不再参与决策 , 他又认为中书省权力太大 , 于是就采取了类似汉朝“加官”的方式 , 让一些担任其他官职的官员通过兼职的方式来参与决策 , 像“参知政事”、“参议得失”等等都是这样的官职 。
宋代和唐代差不多 , 也是采取了诸如设立“同平章事”等手段组建权力中心 。
文章图片
从这么多朝代的做法就能看出来 ,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其实与它们没什么两样 。
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 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 , 雍正帝又设立“军机处”削弱“南书房” , 这是一套用以节制除君权外其他权力的常规做法 。
从这一趋势也可以看出 , 对待权力中心的革新 , 封建王朝其实都是采用架空原有机构 , 设立新机构的方式 , 既选择了可以信任的官员参与决策 , 又不至于使原机构的人感觉到落差太大 。
这是一个很温和也有效的做法 。
- 史说新域|实在令人叹惜!,这两条评语揭示了史湘云的最终归宿
- 野叟杂谈|文人“科举之弊”,《水浒传》早就揭示过了,原创
- 万象更新|哈佛大学刘如谦团队揭示影响碱基编辑结果的决定因素
- 待晓儿|掩盖“家丑”的借口,楚国无辜躺枪,齐桓公伐楚之战
- 东风误锁二乔的历史|不是主流思想,却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法家思想
- 王者历史君诸葛亮无奈说出两句话揭示此人才最受刘备信任,夷陵兵败后
- 长江古今谭揭示乾隆的母亲是汉人,乾隆皇帝的母亲到底是谁?一份清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