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齐高洋墓壁画,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北齐高洋墓壁画是迄今发现北朝时期面积最大的壁画。然而,高洋墓壁画从发现到揭取,从揭取到转移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曲折的故事。
从一九五八年开始,中国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湾漳村村民在村外大量取土,村外的一座小山丘逐渐被夷为平地。一天,一个村民再次挖土时,发现地面上多出了一个深坑,而且里面全是积水。
文章插图
村民们以为这是一口古井,于是就在坑上方搭建了一个井台,取水浇灌村边的菜地,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貌似古井的下方竟是一座古代帝王的陵寝。不过发现这个陵寝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多年之后了。
一九八六年,河北省的邺城考古队来到湾漳村进行考古调查。当考古人员看到这个井台时,发现井台附近的地形比较特殊,很像一座古墓。
文章插图
于是,工作人员马上对井台进行了进一步勘查。很快,工作人员从井台下深坑的内壁上发现了成片的壁画。
文章插图
邺城考古队马上上报国家文物局,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考古队于一九八七年春天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文章插图
经过将近两年左右的发掘,古墓的形制逐渐显现出来。这是一座总长五十二米、深达十二米的大墓。
文章插图
大墓虽然有被盗掘的痕迹,但还是出土了各类文物两千多件。根据墓葬位置、规模以及随葬品的等级,再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专家认为,这座古墓的主人应该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
文章插图
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更替频繁。公元五百五十年,东魏权臣高欢之子高洋废掉东魏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定都邺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临漳县附近。
高洋在位初年,留心政务、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加强兵防,使北齐在很短的时间内强大起来。
在这些重见天日的精美壁画上,我们也能感受到北齐当年的繁盛。这些壁画古朴典雅,遍布整座墓葬,仅墓道两壁就达三百二十平方米。墓道壁画表现的墓主人出行场景,壁画保存完整、内容丰富、艺术水平高超。
墓道中,在莲花纹和忍冬纹的地毯上,有四列共一百零六位手持各种仪仗的人物,前面有青龙、白虎引领。
文章插图
他们在近四米高的大朱雀的凝望中缓缓前行,天空中彩云朵朵,飘落着莲花、摩尼宝珠,飞奔着各种神禽瑞兽,出行的场景极其豪华、壮观。
当时的绘画继承了汉晋传统,借鉴和吸收的南朝文化和西域的艺术有着强烈而鲜明的时代气息和艺术风格。
文章插图
墓室壁画突破了传统的空间布局,开启了在墓道两壁绘制壁画的先河。通过表现墓主人出行时的仪仗等画面来炫耀墓主人高贵的身份和地位。
虽然在其他地区也出土有同时期的壁画,但高洋墓是一座帝陵,墓葬等级和壁画艺术水平极高,由此也显示出北朝时期宫廷绘画的极高水准。
再看看这些壁画中的人物,一些典型的身材高大、高额深目、浓须卷发的人物形象,很显然高洋在位时,除了汉族官吏外,还有大量的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官吏,这也是当时多民族融合的缩影。
文章插图
从构图来看,整体布局匠心独具,墓道呈斜坡状,长约三十七米,墓道两壁壁面最高处达8米多。
在这样两幅长卷式的画面上,那众多的人物和神兽等形象如何安排?如何做到前后连贯呢?
当年这座大墓壁画的设计和绘制者们也颇费了一番苦心,面对向同一个方向行进的众多仪仗人物,画家利用人物左顾右盼,侧身回首等不同姿态避免了单调呆板,画面成为前后呼应的整体。
文章插图
同时,设计者还利用斜坡来增强画面的动感,再加上那奔腾飞翔的神禽异兽、拖曳的云气、向后飘扬的幡,使整个画面达到了满壁生风的效果。
- 潮汕|人均喝茶量全国第一,这座城市居然是广州,而不是潮汕,凭啥?
- 这座博物馆有个纳布西努雕像,它为何会在白天自转,专家给出解释
- 辩论|西安这座书院,因800多年前一场旷世之辩,被载入史册
- 心经|四川这座寺庙,有世上唯一“武后真容”像,国宝石刻不输四大石窟
- 消防|这座博物馆之城,上新了!
- 云朵朵|城市夕阳诗词12首:遥看远方这座城,高楼林立百昌荣
- 古墓葬|邯郸广平县发现南北朝时期北齐墓葬
- 上官婉儿|虎文化“大餐”先品为快!霍去病、包拯等人陵墓神道上的石虎长这样
- 五星级|5020㎡!临平这座五星级农贸市场,正式启用!
- 陵墓|明定陵:帝陵文化的探秘与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