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是部分喜欢历史的人喜欢看的电视剧的种类之一,但是很少有研究历史比较深的大佬看历史剧,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别说大佬了,就连喜欢历史,了解历史不是很深的小编,看到历史剧都在挑刺,不停的吐槽。小编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历史剧都会犯这些比较基础的错误,而且还不是一部历史剧在犯这种白痴错误,同一个错误,几部历史剧错的一模一样。而且喜欢历史久了,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历史剧在细节的地方处处都是错误,而且一集中有好几处错误。看的能把你气死,关键是,你跟旁边的人吐槽还会被嫌弃,真的不能忍!!!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第一:三国题材小编曾在一部三国题材的影视剧中发现了这种错误,在剧中有人称刘辩为“少帝”。在当时,“少帝”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被废的皇帝,一个是唐朝时期,夸皇帝年轻的意思。不知道,编剧具体所说的是哪个意思呢?还有三国时期,属于东汉末年,在汉朝,皇帝的龙袍是黑的,不是黄色的。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还有一点,在三国时期,蜀国并不能称蜀国,要成为蜀汉,看看那些三国题材电视剧中,蜀汉打着的旗帜,瞬间出戏。刘备是打着光复汉朝的旗帜,与曹操孙权争天下,就算是做面子,也不可能光明正大的打着蜀国的旗帜呀!最关键的一点事,蜀汉对于蜀国来说是一种荣耀,只有曹操和孙权,在贬低蜀汉时,才会直接称其为属。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第二:钱和钱的换算在一些历史剧和武侠剧中,很多达官贵族或者是武侠人士动不动就能拿出几百两银子。知不知道所谓的几百两值多少钱?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随手就拿出几百两银钱出来。在古代封建王朝中最富庶的宋朝,老百姓一年的生活费用十两银子足够,当时的十两银子等于现在的一万到两万块钱。还有古代的江湖人员没那么大方,吃完饭随手扔一锭银子在那里。在唐朝,一两银子等于现在的2000—4000元。在宋朝一两银子等于现在的600元—1300元有时候还能达到或1000—1800元。知道在古代银子有多贵吗?吃个饭给你扔一锭银子,又不是家里有矿,而且有矿的人也不敢这样做好吗!!!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第三:圣旨所有的历史剧中,只要出现圣旨都会有这样一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首先各个朝代的圣旨格式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出现在圣旨中,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才开始有的。还有,圣旨上的格式也不对,在博物馆中就有圣旨,博物馆中可是货真价实的圣旨,这圣旨中天和皇是要顶格写的,为的是要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再然后,就算是你们要用明朝的圣旨也要讲究点吧!至少把明朝关于圣旨的那一套给理解清楚呀!明朝圣旨分为三类分别是“诏曰、制曰、敕曰”在这三类中“诏曰”是昭告天下的圣旨,一般这种圣旨都会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为结尾。“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而且“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敕曰”一般用在官员加官进爵的时候,有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自满,恃宠而骄的意思。要求不高,就是你们在使用明朝时期的圣旨的时候,可以不可以准守明朝的规矩,给人升官用诏曰,给人好处用诏曰,一天咋有那么多事情要昭告天下?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第四:称呼先说,比较浅显的错误,在古代,古人对皇帝的称呼,是有区别的,在明朝之后,百官在皇帝才是“皇上”,在明朝之前,百官称皇帝为“陛下”。还有,不管在哪个朝代,都不会用,年号和谥号称呼皇上,年号就不说了,先说谥号,谥号是这个皇帝死后,他的继承者给封的,你当着皇帝的面说他死后的谥号,合适吗?就像《康熙王朝》中的孝庄,自己称自己的谥号说“我孝庄”怎么怎么样,是不对的“孝庄”这两字是谥号!谥号!!!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第五:封王在《康熙王朝》中有这样一段,康熙在乾清宫前为三藩请封,重点是康熙为三藩请封的是侯爷。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感觉非常的不妥?三藩是藩王还是异性藩王,就算是藩王再怎么不管用,也是王呀!康熙为王爷请封,封的还是侯爷,这种事情怎么看怎么不合理吧!
- 石板|浙江池塘边一块“搓衣板”,村民使用四五十年,被专家鉴定为圣旨
- 珊瑚网|司马光留下了一张纸,很多专家看完都说:它比圣旨珍贵
- 自信|中经评论:新民乐出圈靠的是文化自信
- 西游记|历史剧《诸葛亮传》将拍,唐国强呼声最高,可惜主演是朱一龙
- 纤维素|电视中经常出现硬汉子弹疗伤的画面,子弹发射药真能点着吗?
- 三国演义|三国志没看就狂喷三国演义 看历史剧最让人烦的四类喷子
- 评测|天龙网游:天龙游戏中经典的大神对决,双笑之争,不输殇狂大战
- 移民|日本天皇“反战”真面目:1945年随口一句圣旨,逼得大和号去自杀
- 电影|几种在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并且在未来可能实现的科幻理论
- 冠状病毒|研究发现:冠状病毒在人类历史中经久不衰,几个世纪前就已爆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