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我国古代最具批判讽刺意味的小说,还得是清朝吴敬梓写的《儒林外史》。全书共56章回,每个都是独立的寓言。以十分写实的笔调,记叙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看法。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我国封建社会自诞生之初,便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核心。故而古代所有职业里,仕途自然是最受追捧的那个。千百年来,无数古人为功名利禄前赴后继,各种的千姿百态,确实是个文学创作的宝库。因此,《儒林外史》作为第一本跳出这一常态,且批判这一制度的书籍,历史意义自然不言而喻。其代表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最高峰,鲁迅对其评价极高,称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甚至在世界文学史上,《儒林外史》也能和狄更斯、巴尔扎克笔下的社会写实作品相媲美,乃属世界文学史上一颗明珠。
文章插图
既然是我国如此杰出的讽刺小说,自然是要被收录进课本的。国人从初三开始就已经接触到了《儒林外史》,或许有些读者会疑惑,其实,当年那篇《范进中举》,便是《儒林外传》里节选的原文。《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讲的是一个多年考取功名而不得的穷酸秀才最终成功中举的故事,结构很简单。笔墨侧重的主要还是范进中举前后的心态变化,以及其周围亲戚邻里对他的态度变化,从而讽刺科举制本身。
文章插图
故事最后的结局并不尽人意,由于中举前后身份翻天覆地的变化,本就迂腐呆蠢的范进最后喜极而疯,着实令人唏嘘。这里,相信不少人会嘲笑范进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中个举就能疯了。要是当上了皇帝,岂不是要当场暴毙?其实,诸位对古代中举这个概念不太明白,要是类比到今天,相信各位当时的心态一定比范进要更激动。
文章插图
古代科举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里笔者就不再一一赘述了,今天来说说考上之后的各种福利。首先是最底层的秀才,众所周知,古代的徭役很重,倘若你考上了秀才,就是未来的国家公务员预备役,这样你家里就可以免除两个男丁的徭役。别人在田地里累死累活为朝廷打工,你就可以在大树阴凉处喝茶聊天,相当自在。此外,秀才的衣物也和普通百姓不一样,秀才可以穿长衫,但老百姓只能穿布衣。而且,古代对簿公堂时,秀才看见县太爷可以不用下跪,而寻常老百姓平常在大街上看见县太爷的官轿,都是要立马下跪的,即便是地主和富商,也无法避免。也难怪那会的普通百姓想要改变命运,必须要发奋读书。
文章插图
这还只是个秀才,中举可比秀才要牛多了。其是秀才从乡试中脱颖而出,考中成为举人的代指。毕竟秀才只是国家公务员预备役,只能算是有特权的平民百姓,而举人就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公务员了。
文章插图
而且,这个朝廷公务员还不一般。如今国考考上了公务员,都是从最基层的科员做起。想要往上混个科长,怎么着也得个十年八载,再往上就更难了。而举人在古代能做什么官职呢?一般是知县,通判这类县级或副县级的官衔,倘若运气好,赶上当年吏部大选拔,还能混个省部级的知府。
文章插图
不难看出,普通的县级和副县级都已是处级干部了,要是摊上知府还得是厅级干部。放到今天,等于考上公务员直接就是处级,省去了几十年的奋斗时间,能不让人激动吗?如此想来,范进之所以喜极而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各位读者,这事儿要是搁你们身上,诸位承受得住吗?
- 华佗|张仲景在华夏百位名人榜单上排第15位,他后人都有谁,现在都干啥
- 肯德基|00后大学生的「职业代吃」江湖:重新定义“吃软不吃硬”
- 油饼|饺子皮别只会包饺子,试试这种做法,层层松软,出锅后比饺子还香
- 牛油果|加拿大北极虾牛油果沙拉
- 刘 铴:生命最后的呐喊(散文)|00后作品 | 弩之末
- 注册商标|小面馆存放大量“茅台酒”,被热心群众发现后的这个举动竟牵出一桩刑事案
- 番茄酸汤|番茄酸汤龙利鱼
- 小葱|咸肉炒娃娃菜
- 西兰花|炝炒西兰花
- 善良|做人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