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劝人别开咖啡馆是日行一善?开店10年的人怎样了?

瑞幸前途未卜 , 腾讯又看上了加拿大“沙县咖啡品牌” , 现在的咖啡行业就像个旋涡 , 越翻滚越汹涌 。 在故事面前 , 我们都是吃瓜群众 , 那些一直守着店的从业者才是身边平平淡淡的真实 。
曾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对自由的向往 , 也在幽暗的岁月里感到彷徨 , 低头做事 , 看着脚下的路 , 不知不觉走了10多年 。
美团小哥在咖啡馆里拉花、手冲咖啡的视频 , 前几天又刷屏了 。
一入咖啡深似海 , 作息不规律、工作琐碎、发展前途不明朗……“宁做骑手不做咖啡”的玩笑 , 扎了很多咖啡人的心 。
那么 , 入行10年以上的咖啡人 , 都在做什么?
作者 | 罗志嘉
小咖啡馆单打独斗 , 习得十八般武艺
前几天我去了汕头潮南区的雅小馆 , 这家咖啡馆开在市井间 , 背后是居民楼 , 隔壁是杂货店 。
刚进门就有种走进TVB港片的感觉 , 昏暗陈旧 , 堆满了各种物品 , 店里只有老板一人 , 看起来很有故事感 。
咖啡劝人别开咖啡馆是日行一善?开店10年的人怎样了?
文章插图
看起来就很有故事感 , 图片来自大众点评
在这慢节奏、传统的小地方 , 雅小馆已经开了10年 。 老板陈灏炀(我叫他老陈)入行的时候 , 汕头除了上岛咖啡 , 没有其他咖啡馆 。
老陈的入行理由 , 几乎是一代咖啡人的代表:首先是自己喜欢 , 对咖啡有兴趣;其次是地方太小 , 理想的工作不好找 , 就想开个饮品店 , 因为不想卖珍珠奶茶就开了咖啡馆 。
许多咖啡馆老板 , 都经历过从爱好者到经营者的转变历程 , 老陈也是从沙龙、贴吧这些咖啡交流平台玩起 , 他还是国内第一批自己改装小型设备的那拨咖啡迷 。
采购不到自己理想风格的咖啡熟豆 , 老陈开始尝试自己烘焙 。 因为穷 , 买不了好的设备 , 只能从手网烘焙开始 , 然后是钢桶 , 再把钢桶改装成热风机 , 最后才有了完整的烘焙机 。 就这么一步一个脚印 , 老陈完成了自烘焙的探索 。
没有资金和团队 , 老陈只能参加小型的咖啡比赛 , 跟同行交流 , 也验证自己的想法 。
修机器、调配咖啡的冲煮用水 , 自学蛋糕烘焙……老陈在这个小店里修炼了十八般武艺 , 亲力亲为 , 也节约成本 。
咖啡劝人别开咖啡馆是日行一善?开店10年的人怎样了?
文章插图
有时他会早点关门 , 为了晚上烘豆子;有时等客人走了 , 他会关起门来弹吉他 。 “当我有钱就先把机器换了 。 ”老陈总爱这么说 。
为什么不去大一点的地方开店?
老陈说 , 开店太久了 , 客人不开口 , 都能猜出他们要喝什么 , 他不会去想如何做营销 , 也不知道如何组团队 。 在大城市开店除了产品 , 更看重综合能力 , 而他自己更适合单打独斗 。
下沉市场里 , 有许多像老陈这样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资深玩家 , 有的在不温不火地坚持 , 有人慢慢改去开餐吧、卖精酿 , 但也有人在经营咖啡馆这条路上深入发展 。
咖啡劝人别开咖啡馆是日行一善?开店10年的人怎样了?
文章插图
从整条街第一台意式机 , 到外卖月销1800单
南宁的熊加咖啡 , 现在美团上的月销量是1800多单 , 半年前还开了新店 , 这个成绩放在一线城市也拿得出手 。
咖啡劝人别开咖啡馆是日行一善?开店10年的人怎样了?
文章插图
熊加咖啡
前几天 , 我跟主理人熊大聊天 , 才知道她开咖啡馆已经14年了 。 之前的咖啡馆名字叫泰迪 , 因为注册了8年都不成功 , 才改了名字 。
熊大回忆 , 在2005、2006年的时候 , 南宁就有了第一批“做咖啡的” 。 其实连咖啡馆都称不上 , 不少咖啡馆还兼营棋牌室 , 几乎所有客人都不懂咖啡 。 每一家都是用咖啡粉兑一桶水放在那里 , 18元无限续杯 , 随意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