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风这篇文章或许能帮你找到答案,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 四 )


第二 , 选择正确的媒介 , 高效沟通 。 大多数刚进入职场的新人都是糟糕的沟通者 , 如果你能把一件事情说得条理清晰 , 就能快速从中脱颖而出 。 比如在汇报前 , 你可以写下一份简单的大纲 , 列出话题 , 讨论的几个重点 , 用事实和充足的理由去论证它 , 最后告诉听者 , 你希望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 做到这几点 , 你的沟通能力至少能领先80%的同行 。
第三 , 有意识地培养领导力 , 向理想的领导力中道靠拢 。 前面我们提到的两点都是个人能力的提升 , 除此之外 , 在第一阶段还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和领导风格 。 比如 , 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社交平台发声、参加行业协会、演讲等等 , 打响名气 , 建立社交声望 。 在领导风格上 , 作者认为就是要找到“理想中道” 。 这是什么意思呢?具体来讲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中庸之道” , 保持一定的活力和适度的参与 , 太强硬了不行 , 太温和也不行 。
第一阶段的最后一个要点是理解自身的价值 , 为自己的贡献争取公平的奖励 。 通俗一点就是在这个阶段 , 我们需要学会判断 , 工作的报酬和获得与自己的价值是否匹配 。 而衡量这一点 , 不是看入职时间长短 , 而是看你对公司的贡献 , 比如你有没有为公司带来收益和新客户 , 有没有发明在将来某一天能提高利润的新产品 , 或者有没有提高公司的声誉等等 。
总而言之 , 在第一阶段 , 你应该不停地问自己 , 什么样的东西能为你带来最常的学习曲线和最多的职场燃料 , 找到这个点 , 并深入钻研 , 这就是你职业生涯的“甜蜜区” 。
第二个阶段是锚定甜蜜区 , 聚焦长板 。 这一阶段主要是职业生涯的第16到30年 , 它意味着更多机会和焦虑 。 在第一个阶段 , 我们已经有了牢固的基础和充足的职场燃料 , 并且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甜蜜区 , 而第二阶段则应该是锚定这个甜蜜区 , 识别、拓展和关注自己的长板 , 创造真正的价值和优势 。
要聚焦长板 , 关键在于两点 , 时间和意愿 。 你不光得发自内心喜欢你的长板 , 还得愿意投入足够的精力 。 还记得前面提到过的一万小时定律吗?相信如果你在自己的长板上花上一万个小时 , 那你一定能把它发挥到极致 。 当然 , 不是每一个甜蜜区都能如愿转化为长板 , 在遭遇困境时 , 你必须调整好心态 。 如果上帝在你面前关上了一扇门 , 你要学会帮自己开一扇窗 , 寻找下一个甜蜜区 。
除了聚焦长板之外 , 第二阶段还有许多职场人士会首次当上管理者 。 对于这些初出茅庐的管理者 , 什么是合适的领导风格 , 也是一大难题 。 因此作者也给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首先 , 作为领导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态度和举止 , 因为在你成为领导之后 , 员工会比过去更加仔细地观察你 , 你的一举一动在他们眼中可能都是潜在的信号;其次 , 你需要简洁地表达你对团队的愿景 , 并且不断重复;在选择团队成员时 , 必须及早做出决定;如果在工作中出现有争议的商业问题 , 尽量“关上门”来解决 , 避免节外生枝;此外 , 作者还认为 , 领导者的角色应该是一个让人信赖的解答者 , 而不是高高在上;当然 , 就算你是部门的领导 , 你也不可能无所不知 , 因此也要适时征询他人的意见 , 在此基础之上做出适当的决定 。
第三个阶段是优化长尾 , 发挥持续影响力 。 在这一阶段 , 职场人士应该完成从“行动者”到“建议者”的转变 , 发挥余热 , 把前两个阶段中累积的经验变为对后辈来说有用的财富 。 因此这一阶段也有两大重点 , 一是接受挑战 , 二是管理学习曲线 。
我们先来看第一点 , 自愿接受挑战 。 很多人在退休后会感到无趣 , 失落 , 甚至沮丧 , 往往是因为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没做好充分的准备 。 宝洁加拿大前总裁蒂姆?彭纳就因为积极改变、接受挑战 , 在退休后让自己人生更上一层楼 。 在进入第三阶段后 , 彭纳就开始广泛尝试了不同的志愿工作和角色 , 比如给别人做顾问 , 分享多年来丰富的商业经验 。 他曾在大多伦多地区的基督教青年会担任主席 , 同时还是一家儿童医院和一家医疗创新组织的志愿董事会成员 。 在这个过程中 , 他发现自己对于慈善事业具有浓厚的兴趣 。 因此 , 当他55岁从宝洁退休后 , 便摇身一变成为了基督教青年汇的董事会主席 。 作者通过这个例子告诉读者 , 完成转变 , 发挥余热的关键在于在第三个阶段开始时 , 就要不断试验 , 接受挑战 , 人生才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