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果大家研究历史就会发现,从很早开始,中国古代的官府就开始垄断控制盐的生产和流通。那么为什么官府要控制盐呢?因为盐非常重要,当然这是句废话,要是盐不重要的话,官府当然不会去控制盐的流通了。
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先搞明白盐对古人的重要性,与现代人的认知不同,盐在古代可不只是菜肴的佐料而已,它更是一种活命的必需品!是国家级的战略物资!
文章插图
盐对人体来说是必需品盐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但盐对人体来说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人类获取钠元素的重要来源!如果人体无法及时补充盐分,那么就很容易患上低盐综合症。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低盐综合征的患者轻则低血压、水肿、身体无力,重则死亡,并且缺少了食盐提供的微量碘元素,人还更容易得大脖子病,所以说盐是生活必需品。
古代平民需要干很多体力活和重活,这就使得他们会流很多汗液,而盐分会随着汗液逐渐被排除人体外,因此为了保证体力,古人必须大量摄取盐分才行,通过对比现代人和古人对食盐的摄入量,我们能够发现,古人对盐的平均摄入量是今人所不能比的。
文章插图
研究唐代大臣的奏折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百姓的每日吃盐量,在45克左右,这个数字过于骇人,远超今人每日的食盐量,但却是真实数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古人口味更重以外,就是因为当时的盐巴含有很多杂质,并且水分也多,百姓买回来盐巴之后,还要先晒干水分,再筛去泥土、石子后才能食用。当时一些地方的盐巴内含杂质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人们需要把盐巴倒入清水中重新溶解,澄清泥土等杂质后,重新煮干或晒干才能食用。对此,唐代农书《四时纂要》上有一则记载:
“入盐一斗,其盐曝干,筛去泥土。”
文章插图
古代的盐含有许多杂质除此之外,比唐代更早年代的南北朝时期的农书《齐民要术》上,对百姓二次加工食盐的方式也有详细记载:
“以盐一斗投入水中……澄去泥土……泻清汁于净器中……一石还得八斗汁……曝令成盐。”
文章插图
而与唐朝和唐朝之前的朝代相比,宋朝及宋以后的朝代百姓,日均食盐量虽然也超过了今天的中国人,但是已经处于了一个合理的水平,据《元史》记载:“两浙、江东凡一千九百六万余口,每日食盐四钱一分八厘。”
将这个数据换算成现代的重量单位,就能发现元朝时期的百姓日均食盐量已经降到了14克左右,之后的明朝、清朝,乃至民国时期的百姓日均食盐量也大都在14~16克之间徘徊,不过这还是比今人的日均食盐量多出一些。
文章插图
盐是古人保存食物最重要的帮手,也比较容易垄断盐除了是人体的必需品外,还是古人保存食物的最重要帮手,在科技不发达,尤其是还没有发明出罐头保存食物技术的古代,古人用盐巴来保存食物,制作出了保质期极长的咸鱼、咸肉、酱菜和咸菜等,而这些食物就是让大多数古人得以度过冬天和青黄不接时的饱腹之物。
文章插图
盐是如此珍贵,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盐的价值,在文明之初时,世界各地的古人便习惯于用盐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而据说在华夏先民还处于部落时代时,黄帝与炎帝、蚩尤战斗,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为了争夺解州一带的盐池。
文章插图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之所以能够崛起,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因为齐国靠海,能够获得廉价的海盐,并最早在管仲的主导下,第一个实行了国家盐铁专卖制度,正是靠着向民众和其他国家贩卖盐巴,齐国很快就变得国力强盛。等到汉朝建立后,官府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也开始垄断食盐和钢铁贸易,即官垄盐铁,禁民煮铸。
文章插图
东汉盐井画像而且相比于其它物资,盐更容易被垄断!因为盐要么产自大海,要么产自盐湖或是盐井、盐矿,对于这些地方,一个强有力的古代官府完全可以做到很大程度上的控制,虽然不可能完全杜绝私盐的存在,但却能让私盐的规模变得很小。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中国人|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七:杨庆中: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欢团|晨读 | 欢团圆子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辛丽丽: 中国式的浪漫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震撼|名家谈开幕式 | 开幕式
- eszter|妈妈每周带女儿摘野菜 并利用找到的食材做饭
- 鸡舍|可生食鸡蛋成消费"新宠",它真的安全卫生吗?
- 中老年人|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竟然会加速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