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阳说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生日的?
文章图片
今天来说一说生日 。
生日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一天了 , 从根本上说 , 它是一种纪念日 。
如今人人都过生日 , 并且习俗讲究颇多 , 年纪小叫过生日 , 年纪大叫做”过寿“ , 年岁越大越受重视 , 并且还有“男子过九不过十”的说法 , 老人的寿辰更是一个家庭极其重要的事情 , 一般都是家中的子女一同张罗 , 不仅会邀请亲朋好友来贺 , 还要准备寿桃、寿礼、寿面、寿堂等等 , 可以说是诸多礼俗 。
文章图片
中国人不仅自己过生日 , 还会为一些已经故去的名人“过生日” , 比如9月28日孔子诞辰 , 山东地区的人民就会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 , 可惜这种盛大场面 , 孔老先生生前是未能一见了 , 甚至连“生日”是什么都不知道 。
毕竟 ,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 , 是没有“生日”这一说的 , 只有帝王会特别注意自己的生辰时刻 , 而当时的人们对生日并不感兴趣 , 甚至没有人会确切的记住出生日期 , 当时定长幼都是根据入告的先后而定 , 在《左氏昭公二十九年》中有这样的记载:公衍、公为之生也 , 其母偕出 。 公衍先生 。 公为之母曰:相舆偕出 , 请舆偕告 。 ”三日 , 公为生 , 其母先以告 。 公为为兄 。
文章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 , 帝王之外的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辰 , 如屈原就开始有清楚自己生辰的记载:摄提贞于孟陬兮 , 惟庚寅吾以降 。
虽然 , 人们开始关注生日 , 但此后的一千多年 , 并没有出现相关的生日礼俗 。
而对于生日礼俗最早的记载也是在魏晋时期 , 据《颜氏家训·风操篇》中记载:江南风俗 , 儿生一期 , 为制新衣 , 盥浴装饰 , 男则用弓矢纸笔 , 女则刀尺缄缕 , 并加饮食之物……自兹已后 , 二亲若在 , 每至此日 , 尝有酒食之事耳 。
可见在当时的江南地区 , 就有类似于生日庆祝的风俗 , 到了约定的日子 , 就要为小孩做新衣服 。 之后父母若健在 , 每到这一天就要以吃喝的方式来庆祝 。
文章图片
而在魏晋之前 , 关于生日的风俗却未见记载 , 哪怕是在极其重视礼法的夏商周时期 , 也没有“生辰礼”这一说 。 杜家骥曾在《中国古代人际交往礼俗》指出 , 《诗经·豳风·七月》中“跻彼公堂 , 称彼兕觥 , 万寿无疆 。 ”的记载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在寿筵上为人祝寿的热闹场面 , 但结合上下文来看 , 此言应是猜测所言 , 这句诗是写劳动人民辛苦一年之后举杯互相庆贺的场景 , 而并非具体向某人祝寿 。
【沐阳说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生日的?】在南北朝后期 , 民间庆贺生日才渐成习俗 。 南朝梁元帝少时 , 每以诞载之辰 , 辄设斋讲 。 明代学者顺炎武考察认为:生日之礼 , 古人所无 , 至齐、梁之间 , 乃行此札 。
文章图片
隋之前 , 人们的习俗和节令颇多 , 但生日习俗并未纳入其中 , 主要是因为其没有任何典章可循 , 因此 , 当时人们在庆祝生日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 , 直到隋文帝在602年 , 一纸诏书才正式确立了生日习俗:哀哀父母 , 生我动劳 , 欲报之德 。 昊天罔极 。 但夙树不静 , 霜露既降 , 感思空切 。 六月十三日 , 是朕生日 , 宜令海内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断屠 。
隋文帝在这一天断屠吃素 , 以追冥福 , 以报母恩 , 但隋文帝并没有将生日礼俗制度化 , 到了唐代 , 张说等人上书请奏 , 让唐玄宗以自己的生日为“千秋节” , 全国放假三天 , 以襄盛典:开元十七年年 , 张说等上《请八月十五为千秋节表》中云:请以八月五日九千秋节 , 著之甲令 , 布于天下 , 咸令宴乐 , 休假三日 。
- 日久见人心|2.4亿中国人独自生活,不结婚不恋爱
- 读史十二年|又不爽爽快快地死?,费孝通:为什么中国人既不痛痛快快地活
- 西厢有情|多半是从这三个表现开始的,男人交出真心
- 小丽情感路口|是从互借过4样“东西”开始,说纯友谊都是骗鬼,男女之间的暧昧
- 璃倾怜|大多数是从这三点开始的,别不信,男人爱上一个人
- 清浅微笑|火车上的中国人
- 晓春沐阳|男人会忘掉前妻吗?听听这5个离异男人的真心话,离婚之后
- 天涯跫音娱乐|从来不是从长相决定的,而是以下几个好习惯!,女人的气质
- 八零情感|谁戒不掉,谁难受,婚外情都是从聊天开始的
- 沐阳说TB|不愁,不争,人生在世有三不: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