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为志存寻找坐具在历史时间轴上的发展变化,由“席地而坐”到“垂足坐”
如果说人在一天当中 , 在哪个动作上耗时最多 , 想必肯定是“坐”了 , “坐”是我们的基本动作 , 是最常见的行为 , 一个人一天平均超过10小时花费在“坐”上 。
既然有“坐” , 那就离不开坐具 , 如今我们最常用的坐具就是椅子或者凳子 , 偶尔床铺和地面也会充当坐具的角色 。
其实在古代 , 坐具的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 看一看坐具在古代的变迁 。 秦汉以前的“席地而坐”
有个词语叫“席地而坐” , 想必大家都听过 , 它指的就是从夏朝到西汉时期的坐法 。
这个坐法延续了2000多年 , 历经夏朝、春秋 , 而且那时候的“坐”并不是如今的形态 , 而是双膝着地 , 上身重量落在脚踵之上 , 可以称之为“跪坐” , 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跪” 。
到了这里你也许会问 , 坐在哪里呢?答案就是席子上 , 即词语中的“席”字 。
文章图片
席子的历史非常悠久 , 如今发现的最早的席子实物距今约7000年 , 那时候正处于原始社会 , 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 人们的房屋都比较简陋、低矮 , 室内空间狭小昏暗 。 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 , 人们将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之类铺在地上 , 最古老的坐席由此产生 。
到了夏朝 , 随着技术的进步 , 席子的制作逐渐摆脱了随意 , 开始有专门的材质 , 青蒲和竹筏就是当时的两大代表 。 不过可惜的是 , 席子在当时还是比较贵重的 , 是身份的象征 , 所以一般只有统治集团才能享有 。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 他们就真的只能坐在地上了 , 最多像之前原始社会一样铺树叶或树皮 。
到了西周 , 席子的种类又有创新 。 《周礼·春官·司几筵》记载:“掌五几、五席之名物 , 辨其用 , 与其位” 。
《周礼》所说的五席分别是莞席(材质为莞草)、藻席(材质为蒲蒻草)、次席(材质为桃枝竹)、蒲席(材质为蒲草)和熊席(材质为野兽皮革) 。
由于西周崇尚等级制度 , 因此 , 席开始成为礼节规制的一部分 , 通过材质的不同和席数多寡来体现等级差异 。
文章图片
除了席子种类的增加 , 西周时期坐具的另一大发展便是出现了床 。 床在该时期不仅仅用于睡眠休息 , 聚餐会友、办公议事也是它所承担的任务 。
不过总的来说 , 西周时期的坐具还是以席为主 , 床为辅 。 秦汉时期随着床、榻的发展 , “垂足坐”出现
秦汉时期 , 席子虽然广泛使用 , 但不再“一家独大” , 床和榻开始登上坐具舞台 , 当时人们的起居的主要形式便是于此 。
先来说榻 , 它的形态是这样的:
《汉书》记载:“长狭而卑者曰榻 , 言其体 , 榻然近地也 , 小者曰独坐 , 主人无一独所坐也” 。
榻某本上有两类:一类是独坐榻 , 长和宽基本一致 , 接近正方形 。 另一类是长方形的两人坐榻 。
榻的高度一般很低 , 接近地面 , 一般在30厘米之内 , 造型属于方形 , 四个角柱内侧呈弧形内弯壶门状 。
文章图片
再来说床 , 前面提过 , 周代的床有几个功能 , 秦汉时期都沿用了下来 。 该时期的床与榻相比 , 区别十分小 , 高度是二者的主要差异 , 床更高一些 。
在该时期 , 坐具相对于前代的进步还体现在材质方面 。 西周时期的床是金属材质的 , 成本较高 , 长期使用也会对健康不利 。 而秦汉时期的床、榻已经开始把木头作为制作家具的主要材料 , 成本大大下降 , 使得平民百姓也用得起了 , 这就促进了流行 。
除了床和榻 , 在东汉末年 , 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 , 中原以外有新的坐具传入 , 由于一开始是北方游牧民族所使用 , 所以人们称之为“胡床” 。
- 历史痕迹|没想老将军却没印象,老农民进京寻找老将军:我当年替你负过伤
- 呆萌小跟班|堪称现代版的摸金校尉,专门寻找二战战场,俄罗斯独有的挖土党
- 人生北斗|尊贵如帝王家也改变不了,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其实一切冥冥中由天定
- 刘伯温▲他是刘伯温的祖师爷,帮人寻找龙脉被灭口,临死留下一计成功复仇
- 细说历史视频|帮人寻找龙脉被灭口,临死留下一计成功复仇,他是刘伯温的祖师爷
- 宝贝回家|廖安怀,寻找约1960年出生1982年失踪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宜平乡
- 「许继慎」1982年,国家为何要寻找一位叫许民庆的老工人,他到底有何身份?
- 北京日报客户端|盛唐气象谁奠基?“盛唐密码”可以从这部法律中寻找
- 『岳家军』一位重要伟人人间蒸发,国家寻找了100多年,至今下落不明
- 和平文化旅游局领略张园的前世今生,在老照片中寻找曾经的“平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