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黑洞和电商巨头,互联网时代会Pick哪一个?( 三 )
内容社交电商的逻辑
当前 , 信息流平台和社交平台是用户占用时长最高的两类App 。 我们的研究也显示 , 这两类App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融合趋势 , 并且造就了集聚庞大用户量的“流量黑洞” 。 这种流量黑洞的形成 , 造成了三种电商逻辑的改变:
一是广告与信息流合一 , 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交网络中 。 传统电商主要通过效果广告来获得流量 , 相对于传统的品牌展示广告 , 其投放效率已经大大提升 。 但这类广告始终是广告 , 用户在接收广告时 , 天然地会有所警惕 。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 , 效果广告投放的效率有限 , 流量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 。 而现在 , 信息流广告引领了新的方向 。 商品本身就是内容 , 好商品以好内容的形式呈现 , 这种广告就是有用的资讯 。
所以 , 将商品做内容化 , 并掺杂在用户喜欢的信息流中 , 并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传播 , 不仅极具隐蔽性 , 不会让用户反感 , 而且更能实现购买转化 , 更具穿透力 。 在大量的社交和信息流平台上 , 如果不仔细看“广告”的标示 , 有时候甚至会将其误会为信息 。
二是“逛街”与“购物”两个行为融为一体 , 交易场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 严格意义上说 , 传统电商更像是线下零售的线上化 , 消费者大多为了“购物”而“逛街” , 即上线 。
其成交逻辑是进入一个类似百货卖场的PC端 , 通过品目的树状逻辑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 , 甚至货比三家 , 而后成单 。
但内容电商则完全不同 , 它将用户仿佛置身于一个流连忘返的Mall。 其成交逻辑是让用户在移动端随时在线接受信息流 , 在享受推送内容的同时完成购买 , 而基于社交网络 , 这种内容推送的效率显然会更高 。
三是内容和社群两把快刀将商品从“同质品”切割为“个性品” , 从而跳出价格竞争 。 我们对纯社交电商的一个质疑就是其跳不出价格竞争的逻辑 。
拼多多有山寨低价商品 , 但会不会有第二个拼多多找到更山寨更低价的商品?这种恶性竞争若没有下限 , 最后将造成整个赛道的所有企业都被否定 。
但内容只会吸引对它感兴趣的人 , 社交网络里的传播也会沿着族群的轨迹(圈层) 。 结果是 , “彼之蜜糖 , 汝之砒霜” , 这时商品会成为精准用户群的“私享” , 聚集足够的购买力 。 由于信息流平台带来的“深度沉浸”和社交平台带来的“人际信任” , 大多用户也会放弃货比三家的方式 , 更有效率地走向成交 。
这里 , 消费者更多还是对于内容生产和发布者的信任 , 认为这种“攻略”性质的信息已经让自己获得了优势 , 他们更容易看到产品的优点;而社交里的信息更有人际链条的信任背书 , 对于成交自然有促进作用 。
正是基于上述三大电商逻辑的改变 , 我们可以大胆预测:未来的电商形态应该是“内容社交电商” 。 也就是说 , 单纯地做内容电商是伪命题 , 没有内容分发 , 酒好也怕巷子深 , 无法实现商业闭环;
单纯地做社交电商也是伪命题 , 没有好的内容 , 仅仅是在社交网络上做病毒式传播 , 唯一能主打的就是产品的低价 , 和“流量电商”没有区别 , 死穴也一模一样 。
未来的电商模式不仅是要将商品变成在线内容 , 而且是要通过社交网络的形式将内容分发出去 , 让用户沉浸在内容里 , 不知不觉完成购买转化 。
改变电商格局的两股力量
所谓内容社交电商 , 就是电商+流量黑洞 。 当前 , 两股力量已经让这种趋势呼之欲出 。
电商+流量黑洞
这种趋势是指电商通过自建、投资、结盟的形式连接这些流量黑洞 。 这种趋势一般被表述为“电商社交化”和“电商内容化” 。
电商社交化的趋势始于阿里 。 早在2013年阿里就上线了淘宝微淘 。 当然 , 即使像阿里这样的电商巨头也相对理性 , 意识到自己没有社交基因 , 它们更多是通过投资的方式来嫁接社交流量 。 2014年 , 阿里陆续参股了微博、陌陌、钉钉 。
- 流量|“流量”怎么来?
- 马云下死命令留他?当事人辟谣:不要再消费我和阿里来赚流量了
- 万物尝鲜节日本实体店干掉电商靠信誉,中国实体店关门就会怪房租贵
- 万能的大熊|从买家到玩家,淘宝“头号玩家”开启“玩淘宝”的新时代联名游戏IP玩起来从“逛淘宝”到“玩淘宝”开启电商更多可能
- 创业邦微博视频号要来了,微信版已拿下超2亿日活,新流量之战再掀波澜
- 光一样的少年|电商大促爆仓 智子跃迁分拣机器人直击行业痛点
- 黑洞使者 科学家:或可用大气矿尘寻找外星生命,“第二地球”判定标准来了
- 妖精大尾巴|流量小花们的古装造型,程潇精致,杨超越很飒,看到赵露思爱了
- 中国新闻网|报告:疫情致希腊消费者更倾向网购 电商投诉数量增加
- 出口|宁波空港口岸跨境电商 B2B出口业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