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路行者儒学在辽代对治国有何影响?,治国之道:“以德政为基础”( 二 )
辽人同样也是马背上夺得的天下 , 虽然武力强悍 , 但文化素养低 , 只是刚刚摆脱原始氏族生活的民族 , 因此他们并不懂得治理天下 。
于是辽国的统治者想要广纳贤臣 , 尤其是文化文明程度较高的汉臣 , 但是因为辽国文化程度低 , 因此汉臣往往会轻视辽国 , 不愿意臣服于蛮夷 , 为此辽国君主大伤脑筋 。
在《辽史》中有记载 , 辽太祖向身边的侍臣询问祭祀事宜 , 究竟谁应当是第一个受祀的“有大功德者” 。 而侍臣全部都回答是佛祖 , 但是辽太祖认为佛教并非中国的宗教 , 并不适合 。
皇太子提到孔子 , 说孔子是圣人 , 应当受万世敬仰 , 因此理当第一个受祀 。 辽太祖大悦 , 下令建立孔子庙 , 昭告祭奠孔子 。 之后辽太祖又制定了尊儒的基本国策 。
文章图片
因为当时中原各地诸侯国争夺领土 , 正陷入混战之中 , 当地百姓民不聊生 , 于是很多汉人逐渐逃离中原躲避战火 , 来到辽国 , 其中不乏一些有贤能的人 , 而当时辽国正处于大力招揽人才的阶段 , 因此有汉人谋士为辽国效忠 , 在《契丹国志》中记载了一位名叫韩延徽的汉人谋士:“又得燕人韩延徽,有智略,颇知属文 。 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 。 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 。 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于延徽有力焉 。 ”笼络汉族人民
当时中原处于混战之中 , 辽国趁此机会大面积扩张疆域 , 而这些疆域中很多都是汉人 , 而辽国推广儒家文化有助于消除文化异质 , 更好地理解汉族人民 , 从而笼络汉族人民 。
比如当时的儿皇帝石敬瑭向辽国进献的燕云十六州 , 这十六州全部都是农业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 但是辽国作为刚刚摆脱原始氏族生活的国家 , 其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方式跟不上这些地区 , 因此当地民心涣散 , 而管理的官吏能力又严重不足 。
文章图片
但是辽国的皇帝在权衡利弊之后 , 决定用汉人的制度来管理汉人 , 用辽国的制度来管理契丹人 , 以此来调和两者之间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 正是因为辽国推广了汉族文化 , 契丹人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够理解汉文化 , 才能够尊重差异 。 三、儒家文化对于辽国的政治文化层面产生重大影响 , 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君德和官制发展 , 缩小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爱 , 而辽国以儒家思想为国策同样制定了德政的标准 。 虽然辽国是在马背上夺得的天下 , 行事更加肆意妄为 , 但是在经历了儒家思想的熏陶后 , 君德有所发展 , 比如在《辽史》中曾经记录了辽太宗颁布的抚恤百姓的政令:“朕惟百姓徭般烦重 , 则多给工价;年谷不登 , 发仓以贷;田园芜废者 , 则给牛、种以助之 。 ”
辽同样注重官员的选任 , 在经历了儒学的推广之后 , 辽的统治者为了能够选拔出更多的人才 , 开始设立科举制度 。 一开始科举制度只在很小的区域开设 , 最终辐射全国 , 科举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 举荐人才却不看人的身份背景 。
即使是汉族的俘虏 , 只要是贤能之人 , 全部都用人不疑 , 敢于把宋人安置在高位之上 ,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对于辽国的重大影响 。 辽也十分重视官吏的官德 , 一旦发现贪污受贿者 , 立刻惩办 , 严重的甚至终生不再录用 。
辽的统治者一直把儒家学说作为治国指南 , 拿儒家的道德标准作为选拔官员的硬性规定 , 把儒家的价值观念作为教育臣民的蓝本 , 因此儒家思想在民间也深入人心 。
文章图片
在宋朝 , 为了贯彻儒家中的孝悌思想 , 都曾颁布一定的法令来阻止家族中子女分家行为 , 认为这影响了社会道义 , 而在辽国也有相关法律制止此类行为 。
- 大官主|儒学或许才是真正的历史毁灭者,汉朝是毁灭了中国的上古时期
- 行者然沐|我买的比朋友买的贵了近一千!凭啥?,同一个老师的紫砂壶
- 热辣历史赵老师|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黄老之学为何会败给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
- 行者老张TB|刘禅下旨拨款修建,被誉为“天下第一武侯祠”,汉中勉县武侯祠
- 行者然沐|为何连司马迁都不敢写?或许与汉武帝有关,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死的
- 旅行者说文史|是谁奠定了“三家分晋“的蓝图?
- 堂堂话历史因为太过尽责过劳死,是一夫一妻的践行者,长在冷宫的皇帝
- 云说历史路人皆知”,历史上的司马昭有多嚣张?,“司马昭之心
- 时行者朱元璋为何执意分封藩王?使儿子夺走孙子的皇位
- 品史知兴兴儒学,振家国,与皇帝共治天下,宋朝的士大夫政治:吾为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