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本汇巨头重金砸向电单车!,共享单车“重生”!战局升级
文章图片
深圳街头的哈啰单车吴家明/摄
也许很多人都以为 , 共享单车会像一场重感冒 , 来得快 , 去得也快 。
不过 , 多个品牌的共享单车最终还是活下来了 , 就连共享电单车、共享滑板车等共享出行工具也正悄然复活和发展 。
共享单车依旧很有戏
【创业资本汇巨头重金砸向电单车!,共享单车“重生”!战局升级】共享单车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洗礼 , 目前几大巨头仍在发力 。 市场信息显示 , 滴滴旗下共享单车品牌青桔单车在近期获得超过10亿美元首轮融资 , 这也是共享单车头部企业在2020年获得的第一轮融资 。
在深圳 , 经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审议同意 , 7.5万辆全新哈啰单车在近期登陆深圳 , 为深圳共享单车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 哈啰单车结合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 , 在深圳全面推出“定点还车”模式 。 骑行用户需要通过“哈啰出行APP”在线上找到附近的停车点(地图上标有“P”字样) , 把车骑到停车点位后 , 点击“我要还车”按钮 , 同时手动关锁 , 实现定点规范停车 。 美团单车虽然没有融资动作 , 但王兴在去年底财报电话会议上曾表示 , 共享单车将是2020年核心的投资领域之一 。
有业内人士坦言 , 共享出行行业已经告别了野蛮生长、靠资本驱动的烧钱阶段 , 各家公司都在寻找新的增长极 , 特别是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企业与政府共建共享的时代 。
不要走弯路
共享单车的战争尚未结束 , 在下半场 , 战局已经扩展至更广泛的电单车领域 。 最近一年来 , 共享电单车不仅在许多城市再次出现 , 而且数量更多 , 不仅有美团、青桔、哈啰等巨头 , 还有一些听起来很不熟悉的平台 。
今年4月 , 滴滴宣布“0188”计划 , 目标是3年实现全球每天1亿单 , 其中 , 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单车被视为重要的支撑点 。 又有市场消息指出 , 美团向富士达、新日等电单车生产企业下单百万台共享电单车订单 。
其实 , 共享电单车的生意并不是没有企业做过 , 只是因为国家政策的影响 , 这个市场一直没有得到发展 。 2017年 , 一线城市对于共享电单车的发展支持力度并不够 ,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还相继发布文件表示 , 对共享电单车“暂不发展”或者“不鼓励发展” , 甚至杭州、深圳一些城市直接叫停共享电单车 。 直到2019年4月开始执行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 , 又重新给市场带来希望 , 电单车从此有了合法身份 , 这也让共享电单车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例如 , 2019年4月武汉通过了《武汉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 , 共享电单车在注册登记后可以上路;而昆明2019年8月份也取消了对共享电单车的限制 。
深圳一家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吴锋(化名)告诉采访人员 , 共享电单车需要定点停放 , 所以运营成本比共享单车要低很多 , 而且共享电单车的价格普遍高于共享单车 , 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城都很有市场空间 。
而在海外市场 , 类似的共享出行领域融资事件仍在继续 。 据海外媒体报道 , 美国共享电动滑板车公司Lime获得1.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 由Uber领投 , Alphabet、BainCapitalVentures参投 。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 , Lime还将收购共享单车公司JUMP(Uber在2018年收购JUMP) 。 自2017年6月在美国大学校园投放了第一批共享出行产品以来 , Lime电动滑板车和自行车的出行量已经超过1.3亿次 。 截止目前 , Lime已在全球超过25个国家、150个城市展开运营 。 要知道 , 目前仍是新冠肺炎在海外蔓延期间 , 共享出行的公司进入艰难时期 , 但Lime仍能获得融资 , 实属不易 。
不过 , 吴锋也表示 , 理想是美好的 , 但也要考虑到一些损耗和折旧 , 还有一些小平台一旦倒闭 , 押金很可能难以拿回 , 共享电单车很容易会重走共享单车的弯路 。 未来 , 政策依然会随时影响到共享电单车 , 这个话题也值得持续关注 。
- 南方PLUS饶平14名个体户获贷款335万元,“创业贷”助力复工复产
- 仨三搞笑说风口行业迎悍将,未来有多少可能?,海马汽车高管刘海权辞职创业
- 创业邦Spotify能否持续称王?,流媒体音乐平台风云渐起
- 『oracle』美科技巨头退出中国!时代抛弃你,真的完全不讲情面
- 「创业」普通人创业无门?这4个项目或许能帮助到你,早知道早赚钱
- 创业邦共享单车王者出现,账户资金高达200亿!,套现15亿离场后
- 苹果▲创业公司老板给员工每人发一部苹果11,员工使用后懵了:2年内辞职赔双倍
- 『华为』一个坏消息,美韩巨头突然行动!一个好消息,华为硬气表态!
- 数字e家带领Google转型为科技巨头施密特离开了其顾问一职
- 『华硕』小米开始找“下家”?高通不再是唯一选择,又一巨头或将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