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为何说儿化语汇是汉语构词的宝库?这本词典值得一看( 二 )


张伯江先生接着说道:翻阅这部词典 , 才发现我曾经以为那么熟悉的北京儿化词 , 竟是那么陌生 , 不仅是从中读到了太多我所不熟悉的词语 , 更重要的是 , 让我对北京话的儿化现象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 北京话儿化现象的语言学价值 , 在这部词典丰富的实例中 , 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 其词汇学、语法学意义 , 有些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 。
尽管上述评论反映了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张伯江先生求真务实、客观严谨的治学理念 , 我们还是不难看出《北京话儿化词典》这本书的作用、价值和地位 。 从张伯江先生的评论中我们知道了《北京话儿化词典》是迄今为止 , 在“北京话儿化”领域里部头最大、涉及范围最广、收录词条最多 , 极具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一本辞书 。 这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 。 不仅如此 , 早在1990年《北京话儿化词典》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后 , 1994年1月就荣获了第一届国家图书奖的提名奖 。 一部仅是反映北京地方语言的辞书 , 在首届国家图书奖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平台上获得提名奖也是很难的一件事 。 也从侧面证明了这本词典的水平之高 。
作者在《增订本后记》中 , 简述了增补修订本书的初衷和经过:1990年初版后 , 颇感原书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 期待有一天能修订再版 , 但总难如愿 。 在很长一段时间 , 因忙于参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书的修订等工作 , 一拖再拖 , 直到2013年底 , 修订才得以开始 , 由于工作量太大 , 修改只能改做增订了 。 在《北京话儿化词典》出版后的20多年里 , 又有多种有关北京话、北京民俗、北京风土人情的专著陆续出版了 。 有些是著名作家、老北京前辈的著作 。 有历史人物、老根儿人家到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庙会、年节、掌故等;形式更为多样 , 有辞书、回忆录、口述历史、各类访谈、札记 , 可谓琳琅满目!这些充满京腔、京韵、京味儿 , 又京范儿十足的佳作为她的增订本添加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
此次增订本与初版本相比有多处不同 , 仅列举部分来说 。
1. 增订本重新审核了北京话儿化音系 , 特别是26个儿化韵母和289个儿化音节 。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 作者在无录音设备和现代化手段的条件下 , 总结出北京话的26个儿化韵 。 当时她还不知道北京大学王理嘉教授运用科学仪器也总结出了北京话的26个儿化韵 。 如此不谋而合 , 真是达人殊途同归 。 对于一些儿化词与相应非儿化词意义的区别 , 如“白面儿”和“白面” , 词典初版辨析了261组 , 本次又增加了39组 , 计300组 。
2. 此版增收条目500条左右 , 总共收了7000多条 。 增订本还有意增收了一些体现北京民俗、风土人情、独门儿手艺、著名街巷、景区、城池等方面的词语 。 对活跃在人们口头儿上 , 生活气息浓厚的俏皮话儿、歇后语、谚语、俗语等均有所增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