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度反歧视不能单靠个人,湖北农民工求职被拒起诉企业

_本文原题为:湖北农民工求职被拒起诉企业 , 反歧视不能单靠个人
浙江长兴:首批集中包车接回湖北籍员工返岗
文丨徐媛
近日 , 湖北十堰市45岁村民刘红堂 , 在求职路上遭遇颇多不顺 。 先是在江苏常州求职时被拒 , 后来又在南京被两家国企拒收 , 在扬州也遭遇了同样的“闭门羹” , 理由都是公司“暂时不要湖北人” 。
屡屡碰壁后 , 刘红堂无奈返乡 。 他将求职的经过发到网上 , 引起了爱心人士的注意 。 在他人的帮助下 , 刘红堂起诉了之前放自己鸽子的常州二建 , 希望该公司能够在媒体上公开向他赔礼道歉 , 并赔偿他精神抚慰金一万元 。
狐度反歧视不能单靠个人,湖北农民工求职被拒起诉企业
文章图片
刘红堂资料图 。 图片来源:大白新闻
刘红堂的遭遇引发了很多湖北网友的共鸣 , 他们的经历大抵相似 。 虽然现在湖北人恢复了出行的自由 , 但哪怕他们持有健康码 , 并自费做了病毒抗体检测 , 仍很难打消部分用人单位对其地域身份的顾虑 。 有的因身份证“42”开头 , 被公司无理解雇;有的湖北籍员工迟迟不能复工返岗;有的企业看到湖北人应聘就一刀切拒绝……很多湖北网友留言表示 , 来外地晃荡一个多月了 , 工作依然没有着落 。
这些湖北人的处境让人堪忧 。 疫情期间 , 他们的生计被切断 , 在家焦虑万分 。 好不容易等到疫情过去 , 城市解封 , 出来讨生活却处处受阻 。 “湖北人”三个字就像是一个跨不过去的屏障 , 将他们硬生生地阻隔在求职路上 。 没有收入来源 , 又没有其他救济的话 , 他们的生活该怎么办?像刘红堂这样本就窘迫的家庭 , 要如何度过这种心急如焚的日子?
之前 , 有专家指出 , 盲目排挤湖北人 , 并非发生在一城一池 , 全国多地都在上演 。 如果不加以干预 , 很可能诱发就业市场上的次生灾害 。 国家层面也早已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 接连出台政策引导 。
3月份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强调“三个不得” , 包括不得发布拒绝招录疫情严重地区劳动者的招聘信息 , 不得以来自疫情严重地区为由拒绝招用相关人员、解除劳动合同等 。
4月24日 , 最高法印发指导意见 , 明确严禁歧视湖北籍劳动者 , 坚决依法纠正个别单位拒绝招录、无故辞退湖北籍劳动者等就业歧视行为 , 强调“以来自湖北等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为由主张解除劳动关系的 ,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狐度反歧视不能单靠个人,湖北农民工求职被拒起诉企业
文章图片
在国家三令五申之下 , 用人单位可能不敢明目张胆地与湖北籍劳动者解除合同 , 但他们还是会在招聘环节暗设关卡 , 想法设法地将湖北人拒之门外 , 连面试的机会都不会给 。 这种情况下 , 劳动者又要如何维权呢?
如果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 劳动者遭遇歧视后 , 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 像刘红堂这种连劳动关系都来不及建立的情况 , 只能以侵害平等就业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这还是在他具有一定法律意识 , 并持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 。
【狐度反歧视不能单靠个人,湖北农民工求职被拒起诉企业】可是 , 诉讼是有成本的 , 这些求职者本就囊中羞涩 , 日日为生计问题发愁 , 哪来的钱打官司呢?若不较真 , 不打官司 , 他们只能忍气吐声、打道回府 , 面临无米下炊的窘境 。
就业地域歧视的发生 , 当然也有一些现实原因 。 对于企业来讲 , 难免会有顾虑 , 如果招的员工中出现病例导致企业被“停摆” , 那损失就非常惨重 , 为了最大可能降低风险 , 就对湖北籍的搞一刀切 。 这样的顾虑可以理解 , 但显然并不理性 , 也有违科学 。 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增加核酸检测等环节 , 最大化地排除风险 。
4月26日 , 人社部等三部门再次发文 , 要求各地行政部门快速受理、及时处置针对湖北籍劳动者就业歧视的举报投诉 , 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 拒不改正或违法情节严重的依法处理 。 但考虑到地域歧视缺乏清晰的判定标准和惩罚措施 , 行政部门的执法可能会陷入之前的困境 , 有心无力 , 对违规企业的约束力度极为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