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公园扫地机器人的创世记( 三 )


iRobot 不仅解答了什么样的机器人产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 也证明了扫地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可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应用领域 。
后来者居上
「创新性」在 iRobot 和创始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 站在时代的潮头 , iRobot 和它的创始人曾经砍下「锐利」的第一刀 , 引领了扫地机器人产品的技术发展路径 , 定义了行业的「规则」 。
「iRobot 创办初期 , 我们需要创造机器人的每一个元素 。 空间导航、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等等方面都没有成熟可用的技术解决方案 。 」Colin Angle 说道 。
2018 年 iRobot 研发费用为 9.7 亿元 , 收入占比高达 12.9% , 2013 年之后一直稳定在 12%-13% 左右 。 因为对于研发的持续投入 , iRobot 产品始终保持着技术领先性 。 据统计 , 其专利数量超过 1000 项 。它的成功在于做对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将摆在实验室里的发明落地到有可观利润 , 并且可以规模化生产的产品 , 做好与用户对齐 。
如同沃兹尼亚克用 Apple II 踹开了从个人电脑从实验室到家庭、学校、办公室的大门 , 成为后来的新晋者们想要看齐和赶超的标的 。 但是 iRobot 踹开的那扇门也给了很多后来者机会 。
「要在机器人领域迅速创造新的价值 , 你需要站在已有技术发展的肩膀上 。 从头开始可能是一个五年或者十年的项目 。 如果你能利用好 , 就能用更少的资本投资建造更多有用的机器人 , 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 」Angle 坦言 。 扫地机器人发展到今天有了很多可借鉴的技术 , 同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 。 很多新玩家因此崛起 。
据 statista 统计 , 2014 年-2017 年期间 iRobot 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 60% , 2018 年回落到 52% 。 后有科沃斯和小米、石头紧跟其后 。 2009 年 , 科沃斯推出地宝系列之后迅速崛起 。 凭借更宽的产品和价格选择以及技术优势 , 科沃斯产品覆盖随机式、激光导航和视觉导航 , 迎合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 2017 年之后小米和石头科技推出扫地机器人 , 依靠小米强势的渠道和流量优势 , 主打性价比 。
相比之下 , 定位中高端市场的 iRobot 既不具备价格优势 , 技术上与竞争对手相差不多 。 它曾经手握的优势已经不够了 , 新入场者的奋起直追已经在逐渐蚕食 iRobot 原有的市场份额 。 近年来 , iRobot 面临利润收窄和股价下跌的困境 , Angle 将部分原因归为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关税增加和国际市场增速放缓 。
即便 iRobot 仍然牢牢把握美国市场 , 相比美国 16% 的市场渗透率 , 中国市场渗透率只有 4% , 中国市场是 iRobot 一定不能放弃的机会 。 2018 年数据显示 , 科沃斯占据 41% 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 , 小米和石头分别收割 14% 和 16% , 留给 iRobot 只有 6% 。 这是残酷也是无奈的事实 。
iRobot 不是靠幸运获胜的 。 推出扫地机器人产品之前 , iRobot 已经在机器人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年 , 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让它之后的成功顺理成章 。 走到新旧时代的交叉口 , 就像 Angle 所说 , 后来者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而曾经的开辟者和创新者遇见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难题 , 定义「强势」的准则变了 。
iRobot 目前在学习适应美国、日本等之外的新兴市场 , 同时探索扫地机器人智能化 。 Angle 表示 , 「iRobot 正在从一家以硬件为主的公司转型为一家以数据为主的公司 。 」
极客公园扫地机器人的创世记
本文插图
iRobot 的 Roomba 系列产品开始支持亚马逊 Alexa 智能语音助手功能|iRobot
Angle 对谁都毫不掩饰自己的梦想:他希望用机器人改变世界 。 当机器人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存在 , 在千万个普通家庭的客厅里忙碌地工作着 , 背后推动这一切成为现实的 iRobot 迎来了最闪耀的时刻 。
只不过创造奇迹的人不会永远都是英雄 , 这是科技商业领域残酷的事实 。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缔造者和革新者 , 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正在努力创造下一个奇迹 。 他们留在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存在 , 都在源源不断地推动着科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