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1855年,黄河6次改道,清朝267年中有161年黄河溢

清朝267年中有161年黄河决溢 , 占统治年份的61%,黄河改道山东后 , 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更为频繁 , 1862年至1911年49年中黄河决溢43年 , 占统治年份的88% 。 清政府从1875年开始修筑两岸堤防 , 直到1883年完成 , 其间黄河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 堤防修成后黄河决口不断 。
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山东入海 , 这是黄河变迁史上的第六次改道 , 也是最后一次改道 。 这次改道对华北尤其对山东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 黄河水灾引发着运河水灾 , 运河的兴废影响着漕运 , 而漕运的畅通与否又直接影响着晚清政权的稳定 。 晚清政权日趋衰落 , 清政府己无力治理黄河 , 灾害的频繁对内外交困的清政府来说 , 更是雪上加霜 。 晚清黄运水灾不仅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 土地大片荒芜 , 而且成为清朝政权动荡以至最后崩溃的重要因素之一 。 漫长的历史己充分证明了黄河的治废与国家的盛衰及政权稳定的密切关系 。
近几年的区域灾荒史研究中 , 山东区域的研究较少 , 对于黄河史的研究也多侧重于河南地区 , 而为数不多的几篇关于山东黄河史的研究也多侧重于是灾情史的叙述 , 而很少关注黄河与运河对山东近代社会的影响 。 关于黄运水灾与晚清山东社会的关系又是研究山东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关于黄运水灾的史料 , 多散见于文集、档案、奏折、地方县之中 , 史料的分散也成为近几年山东黄运水灾研究薄弱的重要原因 。
【历史故事】1855年,黄河6次改道,清朝267年中有161年黄河溢
文章图片
1855年黄河改道前后 , 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灾情有着明显的变化 。 此处黄河下游的界定 , 沿用旧例以河南省孟津县为中下游的分界线 。 黄运水灾(包括黄河水灾和运河水灾)即黄河、运河决溢而出现的灾害 , 两种水灾具有极强的并发性 , 黄运命运息息相关 。 每次黄河发生决口必影响到运河 , 小至运河不畅 , 大至运河决口 , 形成大规模的黄运洪灾 。
运河经山东地区主要是借黄济运漕粮 , 运河由长江过淮经黄至京师 , 所以黄淮水灾对运河影响很大 。 1855年前 , 运河主要受制于淮河 , 亦受黄河影响 。 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后 , 山东中西部地区成为黄运交汇处 , 黄河在山东够共流经16个州县 , 全长800余里 , 从而黄河山东地段对运河的影响加重 , 进而对整个近代山东社会以至华北地区都产生了长期的消极影响 。
1855年大决口之后山东黄运灾情
【历史故事】1855年,黄河6次改道,清朝267年中有161年黄河溢】1855年黄河铜瓦厢大决口1855年黄河大决口的地点一铜瓦厢位于河南兰阳县黄河北岸(今兰考县东坝头乡以西) , 决口以前 , 黄河下游是在此转而流向东南 , 汇入淮河后一齐入东海 。 长期的黄河泥沙淤积 , 使黄河河道高于两岸地面数米 , 加之河道不畅 , 决溢现象经常发生 。 正如《清史稿》所言”河患至道光朝而愈亟” 。 黄河改道之前 , 黄河北徙之势已经岀现 。
【历史故事】1855年,黄河6次改道,清朝267年中有161年黄河溢
文章图片
这次历史性大洪水发生于1855年6月19日 , 此前几天 , 下游水位不断上涨 , 当时河南境内下北万水位骤然升高一丈以上 。 十七日夜 , 骤降大雨 , 水位升高 , “两岸普律漫滩 , 一望无际 , 间多堤水相平之处 。 ”到十八日时 , 兰阳铜瓦厢三堡以下的无工堤段 , “登时蹋三四丈 , 仅存堤顶丈余 , 签桩厢墙抛护砖石 , 均难措手 。 ”此时己危机四伏 , 除临时修堤已无计可施 。 十九日 , 惊涛骇浪终于冲垮了这段堤段 , 二十日 , 全河夺溜 。 黄河决口后 , 黄水从撕破的堤口中直冲而下 , 肆虐异常、千里平畴 , 顿成汪洋 。
黄水主流先泻向西北 , 淹及封丘、祥符两县 , 而口折转东北 , 漫注兰阳、考城、长垣等县 。 “溜分两股 , 一由赵王河下注 , 经山东曹州府迤南穿运;一股由长垣县之小清集行至东明县之雷家庄 , 又分两股:一股由东明县南门外下注 , 水行七分 , 经山东曹州府迤北下注 , 与赵王河下注漫水汇流入张秋镇穿运 , 一股由东明县北门外下注 , 水行三分 , 经茅草河 , 由山东沂蒙州城及白阴阁集、逮家集、范县迤南 , 渐向东北行 , 至张秋镇穿运 , 统计漫水分三股运走 , 均汇至张秋穿运 。 “三股洪水最后都在张秋镇穿运河夺大清河至利津县 。
铜瓦厢决口给山东、河南、直隶三省的部分州县尤其是山东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自河口上溯至铜瓦厢 , 在山东境内共780余里 。 [6]在河南、河北境内不足200余里 。 黄河在山东境内流经21州县 。 1855年黄河决口 , 山东有34个州县受灾 , 黄河流经山东的21州县中仅有章丘未受灾 。 东明、荷泽、郵城、郛城、巨野、金乡、范县、寿张等均被淹 , 大清河沿河的东平、平阴、东阿、长清、齐河、历城、济阳、惠民、蒲台、滨州、利津等县亦被淹及 , 灾情严重 , 各县志中均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