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甘肃农村支付结算创新发展侧记,以支付服务护航农村小康路( 三 )


加快新兴支付渗透速度
为普惠金融插上“云”翅膀
走进陇南王坝镇何家庄村 , 干净整洁的村舍、蜿蜒有序的柏油路、时尚简约的建筑 , 鸡鸣鸟叫、柳绿山青 , 让人仿佛置身于画卷中 。
在何家庄村茶叶加工厂内 , 合作社负责人段淑英正在讲述自己的致富故事 , “我们要感谢人民银行和农商银行 , 把金融服务送到村里来 , 方便了我们存取现金、转账 , 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 原先到收购旺季 , 给茶农付收购款取现金跑银行至少要两个小时 , 现在只要把手机带上 , 双方转账或扫码支付即可 , 实时到账 , 免除了现金交易的风险 , 足不出村就办妥了 。 我们合作社现有90名社员 , 去年产值为25万元左右 , 带动了全村11户贫困户脱贫 。 ”
何家庄村距离康县城8公里 , 是出甘入陕必经之地 。 何家庄村段淑英的故事只是康县茶叶产业建设的一个缩影 。 在康县 , 像这样的产业能人比比皆是 , 他们是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受益者 ,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 , 也积极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
产业扶贫是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的重要举措 。 人民银行兰州中支紧跟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方向 , 积极满足乡村企业和农户的金融支付需求 , 在产业链交易的不同环节 , 创新推广支付产品 , 支持牛、羊、菜、果、薯、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 。 在企业与客户交易环节 , 针对交易对手不固定、交易频次高、交易金额较低等特点 , 甘肃金融系统重点推广动态收款码、手机银行等交易成本低、时空限制少的收款或转账产品 , 便利资金结算 ,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在企业与企业交易环节 , 针对交易对手相对固定、交易金额较大的特点 , 以上下游关系密切的产业链龙头企业或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 , 推广电子商业汇票等具备结算、融资双重功能的金融产品 , 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交易主体资金使用效率;在支持农业生产中 , 积极探索采用保函、保证与保贴业务等形式 , 增强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信用 , 激发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电子商业汇票的意愿 。
目前 , “最低成本、最短距离、最低门槛、最广服务”的普惠金融线上体系在甘肃省已初具规模 , 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的供给边界进一步扩大 , 有效弥补了银行物理网点数量不足、服务时空受限的短板 , 真正实现了农村地区支付服务“触手可及” 。 截至2019年末 , 全省农村地区共布放POS机具23.33万台 , 较年初增长5.1%;发放银行卡9911.71万张 , 较年初增长9.1%;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的用户数量分别达到2343.58万户、1943.44万户 , 分别较年初增长21.9%、7.5%;票据业务实际结算522.14万笔、金额4430.02亿元 , 笔数较上年同期增长8.2% 。
深化移动支付便民工程
谋求城乡服务一体化
和往常一样 , 川儿村村民王二嫂麻利地登上了刚到站的公交车 , 只见她熟练地拿手机在驾驶室边的一个扫码摄像头前一晃 , 随着一声语音提示“云闪付” , 她就知道今天的车票钱已经支付了 。
自从村里通了公交车以后 , 她每月都要进好几趟城 , 信息也比以前通畅了 , 今天进城就是为了去了解药材的市场行情和农资价格 。
川儿村是甘肃省陇西县最偏远的贫困村 , 距离最近的福星镇25公里 , 距陇西县城65公里 , 村内有1253人 , 种植药材是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 。 长期以来 , 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是阻碍村庄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
人民银行陇西县支行依托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契机 , 充分考察论证 , 周密安排部署 , 协调陇西县交通局、陇西县公交公司、陇西农商行等单位 , 在全省率先启动了陇西县县域智慧公交项目 , 13条智慧公交路线、176辆公交车100%覆盖了全县17个乡镇、215个行政村 , 每辆车安装了移动刷卡机 , 实现了银联云闪付、IC卡闪付、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 , 为群众提供了安全、方便、快捷的出行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