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佛道之争,道教7负1平,为何道教总是输?

佛教和道教是我国的两大宗教,它们从西汉时期起,就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并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属于它们的印记。虽然我国历史上,存在过儒、道、佛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但大多时候佛教和道教并不太平,它们一直争论不休,出现过十多次佛道之争。
道教是发源于我国本土的一个宗教,它的前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的道家。这个时期的道家的思想,更多的是一种哲学思想,例如道教的创始人老子就是一个哲学家,他的著作《道德经》中充满着很多哲学思想,但到汉朝后期,道家将道德哲学家神化了,逐渐将道家演变成了道教。道家的思想宗旨,也从哲学思想变成了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等。
佛教是一个外来宗教,它起源于印度,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一个宗教。
历史上的佛道之争,道教7负1平,为何道教总是输?
文章插图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永明帝梦见金人飞行殿庭,次日朝上问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于是永明帝派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蔡愔在西域遇到了竺法兰,摄摩腾,并将大量的佛像经卷用白马驮回了洛阳。永明帝建造了白马寺让竺法兰、摄摩腾居住,这就是白马驮经的故事,也是佛教官方传入我国的最早记载。
这之后,不断地有西域的佛教学者前往中国。同时,中原也会派高僧去西域求经等,增强了佛教在我国的影响。随着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它们之间的矛盾和争斗也就凸显出来了。
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佛道之争,以及它们之间的辩法,共进行了14次,其中道教输了7次,胜了4次,平了1次,2次情况不明。
历史上的佛道之争,道教7负1平,为何道教总是输?
文章插图
道教输:公元520年,北魏孝明帝时期,道士姜斌和僧人昙无辩论,姜斌输了辩论之后被孝明帝流放。
道教输:公元555年,北齐文宣帝时期,金陵道教团体和统法师团队辩论,金陵道教团体输,参与的道士削发为僧。
道教胜:公元569年,北周武帝时期,儒道佛3家辨法,道家第一,儒家第二,佛家第三。
道教胜:公元573年,北周武帝时期,儒道佛再次辨法,儒家第一,道家第二,佛家第三。
情况不明:公元583年,隋文帝时期,道教张宾和佛教彦琮辩论“老子化胡”,结局没有记载。
道教败:公元608年,隋炀帝时期,道士杨宏去智藏寺上门挑战,失败而归。
道教败:公元659年,道教重玄派李荣与佛教大师慧立进行了多场辩论,佛教大师慧立占上峰。
历史上的佛道之争,道教7负1平,为何道教总是输?
文章插图
道教败:公元660年,唐高宗时期,道教李荣和沙门静泰,就《老子化胡经》真假问题展开辩论,李荣输给了沙门静泰。
情况不明:公元730年,道士尹崇和沙门道氤展开辩论,结局不明。
平局:公元796年,唐德宗时期,儒家韦渠牟、徐岱,佛教鉴虚、覃延,道教郗维素、葛参,6人参与辩论,最终和解。
道教胜:公元841年,唐武宗时期,佛道两家展开辩论,道教胜出。
道教胜:公元845年,唐武宗时期,道士赵归真以“神仙可学”的理论,胜了佛门高僧知玄大师。
道教败:公元1255年,元宪宗时期,全真道李志常和少林长老福裕辩论,全真道李志常输了。
道教败:公元1258年,元宪宗时期,500余佛道人士参与两教辩论,最终道教失败,17名道教辩手削发为僧。
历史上,佛道14次辩论,道教只赢了4次,胜率不足三成,为何旗鼓相当的两大教派,辩论时道教总是输。
历史上的佛道之争,道教7负1平,为何道教总是输?
文章插图
首先是儒道之争的结果,受到了裁判喜好的干扰,这个裁判就是当时的皇帝,或者朝廷。北魏政权是由鲜卑人建立的,而鲜卑人大多信奉佛教,所以发生在孝明帝时期的佛道之争,被鲜卑贵族判了佛家胜。北齐的文宣帝高洋也信奉佛教,他还倡导让百姓不要吃肉,所以发生在文宣帝时期的佛道之争,因文宣帝高洋的个人喜好,道家毫无悬念地输掉了和佛家的第二次辩论。
隋朝时期,它的开国皇帝隋文帝出身于寺庙,还是被尼姑养大的,对佛教很有感情。隋文帝的妻子独孤伽罗也信奉,这导致受家庭文化的熏陶,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也信奉佛教。由于隋朝的两任君主,隋文帝和隋炀帝都信奉佛教,所以发生在隋朝的两次佛道之争,一次没有记载结果,一次佛教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