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史海波澜】理还乱!,北宋历史上四大名臣关系:剪不断

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 , 苏轼是北宋仁宗至神宗时期的名臣 , 均为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
他们之间是文人相轻、互为政敌还是怎么样呢?
我是浮光掠影史海波澜 , 历史总有波澜 , 希望我的讲述您能喜欢 。
为便于分析 , 先来看看四人的生卒年月:
欧阳修(1007年8月-1072年9月)
司马光(1019年11月-1086年10月)
王安石(1021年12月-1086年5月)
苏轼(1037年1月--1101年8月)
【浮光掠影史海波澜】理还乱!,北宋历史上四大名臣关系:剪不断
文章图片
欧阳修:开一代文风 , 是其余3人的老师辈
从年龄上来说 , 欧阳修最大 , 做官最早 , 1036年 , 欧阳修锐意进取、参与宋仁宗“庆历新政”时 , 司马光、王安石都还未入仕途 , 苏轼还未出生 。
欧阳修是苏轼科举中进士的座师 , 他对苏轼奖掖有加 。
王安石、司马光也是欧阳修大力举荐的人才 。
所以与3人相比 , 欧阳修属于老师辈 。
除此之外 , 包拯、韩琦、文彦博、苏辙、曾巩、张载、程颢、吕大钧等都得到过他的推荐 , 一生桃李满天下 。
欧阳修晚年 , 还经常拿出自己年轻时的文章修改 。
夫人心疼地规劝道:“这么大岁数了 , 还费这个心 。 难道还是小孩子 , 怕先生骂你吗?”
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 , 却怕后生笑 。 ”
这种文学意识和认真的态度 , 成就了一代巨匠 。
【浮光掠影史海波澜】理还乱!,北宋历史上四大名臣关系:剪不断
文章图片
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同时代 , 互认益友 , 但政见上争锋相对 , 分别是改革派和保守派的领袖 , 相爱相杀
两人惺惺相惜 , 在各自的文集中 , 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互相唱和的诗赋 。
但由于政见不合 , 后来发展为争锋相对 。
王安石为政举措主要是“开源理财” , 讲究“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 而司马光则认为所谓的开源理财就是盘剥百姓 , 应当节流 。
年轻的神宗皇帝立志效法唐太宗 , 希望使国库充盈、富国强兵 , 更倾向王安石 , 就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 。
司马光坚持自己的观点 , 当他发现改革可能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时 , 公开反对 。
但作为朋友 , 他又三次给王安石写信 , 劝谕王安石不可“用心太过 , 自信太厚” , 借此“以尽益友之忠” 。
可是 , 王安石变法决心已定 , 皇帝也支持他 , 司马光眼见无法改变局面 , 竟辞去朝廷职务 , 离开京城隐居洛阳 , 用了19年时间编纂《资治通鉴》 , 以示不问政事 。
曾有人劝司马光弹劾王安石 , 司马光一口回绝:“王安石没有任何私利 , 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十年河东 , 三十年河西 。 神宗死后 , 哲宗年幼即位 , 由高太后临朝执政 。
高太后一向反对新政 , 信任旧人 , 这一点与司马光不谋而合 , 她一临朝 , 就把司马光召到京城担任宰相 。
司马光上任 , 提出“以母改子” , 全面废除新法 。
王安石得知一生心血全废 , 悲愤抑郁中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
司马光也于几个月后离世 。
二人在当时都是才高一世、名重文坛 , 为学则勤奋、为官则清廉 , 品德高尚 , 为人正直 。 在个人私德上都无可挑剔 。
关于变法之争 , 他们不是个人的恩怨和私利 , 而是为国为民的耿耿忠心 , 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相同的 。
【浮光掠影史海波澜】理还乱!,北宋历史上四大名臣关系:剪不断
文章图片
苏轼:政见上既不容于新党 , 也不容于旧党 , 但私交上与王安石相互欣赏 , 与司马光关系也好
苏轼年纪小于王安石和司马光 , 王安石开始变法时 , 苏轼刚刚踏上仕途 , 因对变法有异议 , 出于政治需要王安石将苏东坡排挤出京 , 后乌台诗案时 , 出于道义责任 , 王安石又大力援救苏东坡 , 上书神宗皇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