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消费者为何要买你的产品?品牌/产品的上瘾机制了解一下!( 三 )


②消费者不清楚需求(问题)是什么 , 比如小明说自己要喝可乐解渴 , 但其实想喝可乐是真 , 解渴是假;
③消费者知道需求(问题)是什么 , 但不知道解决方案 , 比如我的办公环境很吵闹需要安静 , 但是不知道除了让同事不要喧闹以外 , 还可以买一副防噪耳机 。
在此基础上 , 我们可以通过挖掘、筛选、勾引、转化这4个手段来培育和引导消费者需求 , 从而扩大产品销售和品牌影响力 。
//挖掘需求//
不谈“洞察用户”这样正确的废话 , 也不讲要焦点访谈、问卷调查这样一说都会、一做就错的方法 。 人在“非常态场景”中(问卷/焦点都属于非常态)往往会出于安全考虑 , 套上一个保护壳 , 扮演一个看上去更安全的角色 , 回答合理答案 , 做出合理行为 。 而真实的原因往往要褪下保护壳 , 透过其常态行为 , 才能看到 。
这里主要是想讲一个回归本质的需求挖掘法——把消费者当成活生生的人 , 代入真实场景 , 以寻找真实而非自以为的伪需求 。
常用公式:什么人(who & his friend/family)在什么场景下(when & where)出于什么原因(why)采取了什么行为(how)达成了什么结果(what) , 这个结果和理想目标之间有无差距 , 差距几何(how much & how many)……
这个差距就是需求 , 差距越大 , 需求也就越大 。
//筛选需求//
且不说 , 不同场景下 , 消费者需求千差万别;就算是相同场景下 , 消费者需求也可能相去甚远 。 需求的无限性、差异性以及自身资源的有限性 , 决定了没有一个产品/品牌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
所以 , 我们必须筛选需求 , 将杂乱不定的消费者需求转化为统一的面向市场的产品需求 , 正所谓“取之于民 , 用之于民” 。 互联网产品可以砍需求 , 削减不必要的功能;其余很难敏捷开发的、较为固定的传统产品 , 可以选择砍需求的宣传点 , 减少不必要的宣传信息 。 筛选需求 , 是思路 , 不是模板 。
如何筛选消费者需求 , 继而转化为产品需求?3个思考方向或许有用:
①筛选消费者:是不是目标消费者?是不是目标消费者中的主流消费者?
②筛选需求:是不是真实需求?是不是核心需求?
③考虑自己:自己的产品是不是能够满足筛选出来的需求?满足到什么程度?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才能让消费者满意?在消费者满意的基础 , 自己的盈利空间多大?
三轮思考下来 , 你就可以判断这个需求是不是值得做 , 价值有多大 。
//触发需求//
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说 , “如果一直听消费者的 , 我们根本造不出汽车来 , 用户就是需要一匹快马” 。
如果永远以消费者马首是瞻 , 不会有电脑 , 也不会有智能手机 。 消费者有需求 , 但却没有解决问题的想象力 。
消费者■消费者为何要买你的产品?品牌/产品的上瘾机制了解一下!
本文插图
大部分时候 , 你以为是在无中生有地创造 消费者需求 , 但实际上只是以(微)创新的方式满足了消费者原本存在的需求 。
而作为将生存摆放在第一位的人 , 除了吃(补充能量)和睡(保存精力)这两大基本刚需会相对规律的自发产生外 , 其余需求几乎无一例外的需要外界刺激 , 才会被激发、唤醒 。 而这也是为什么做营销一定要学会“触发需求”的原因 。
因为只有先触发消费者的需求 , 才会有后续的兴趣、接触、了解、购买、使用和分享行为 。 否则 , 再精妙的营销动作都只能是无水之源 , 无木之本 。
如果你已经十分清楚自己的产品/品牌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某样需求(已经筛选过的需求) , 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触发消费者的该需求 , 让消费者意识到差距与问题 , 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案 。
那么 , 该如何去触发消费者的需求呢?可以参考尼尔·埃亚尔在《上瘾》一书中所提到的一些触发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