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Maker?苏世民的秘籍有哪些?,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最顶尖的Deal


【创业邦】Maker?苏世民的秘籍有哪些?,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最顶尖的Deal
文章图片
「充电」是创业邦推出的干货类栏目 , 以分享优秀书籍、电影、商业史、管理理论、精彩演讲为主题 , 帮你找到海量信息里最具价值的思想与内容 。
文丨Mary
编辑丨欧锋、及轶嵘
1985年 , 38岁的苏世民和他的合伙人彼得·彼得森用40万美元创办了黑石 , 2019年第三季度 , 黑石管理资金超过5500亿美元 。
苏世民的秘籍到底有哪些?
也许 , 对于那些想在金融行业大展身手的年轻人、新基金的创办者来说 , 只有读懂苏世民 , 才可能成为中国伟大的DealMaker 。
在《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一书中 , 他娓娓道来 。 苏世民认为自己最重要的特质 , 是能用创造性的方式满足双方的需求 。 他认为 , 黑石之所以成功 , 其核心是在周期正确的时间节点 , 以正确的方式收购了房屋 。
也如他所述 , 在金融行业 , 一定要心怀敬畏 , 金融机构破产只要一天 , 一笔糟糕的交易 , 一笔不良投资 , 就可能万劫不复 。
【创业邦】Maker?苏世民的秘籍有哪些?,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最顶尖的Deal
文章图片
杠杆收购基金成功的关键:
得到银行的支持与发现伟大的企业家
黑石起家时是做并购咨询 , 随后募集资金做杠杆收购基金(LBO) 。 简单解释就是 , 找到好的并购标的 , 自己出一部分资金 , 另外找到银行贷款补足剩余资金 , 同时找到好的人才来运营被并购企业 , 几年后再卖出 。
与80年代的很多恶意并购不同 , 苏世民给黑石的定位是做善意收购 。
他们认为 , 作为收购方 , 如果一味大幅削减成本 , 不断从企业抽取资金 , 直到企业破产 , 这会让你失去员工和其他投资者的信任 。 而投入资金改善所收购公司 , 那才是长久之道 , 所以他们要做“恶意环境中的友好交易 。 ”这种理念受到了企业的拥护 。
苏世民能够成功完成早年的资金募集 , 主要在于第一次募资时获得了保险公司的支持 , 第二次则是因为获得了州立养老基金的支持 。
在对养老基金的募资中 , 苏世民成功找到一个融资代理 。 虽然对方是新人 , 但曾经在全美第一个投资私募的州立养老基金工作 , 还投资过KKR , 并且和各个州的养老基金都很熟悉 。 从最小到最大的养老金的经理 , 都把他当成是自己人 , 他把黑石带入了应许之地 。
此外 , 日本的日兴证券和中国政府的主权基金 , 也是苏世民的重要支持者 , 前者出现在1987年黑石的第一次募资阶段 , 后者出现在黑石2007年IPO阶段 。
在杠杆收购行业 , 成功的关键 , 一个是找到运营某个行业的优秀人才 , 一个是有银行的支撑 。
在银行的选择上 , 苏世民选择了名气并不大的化学银行 。 黑石的第一个杠杆交易是将运输之星从母公司剥离 。 黑石原本想和摩根大通合作 , 因为后者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商业银行 , 但是保守的摩根大通只肯承销 , 却不放入自己的资金 。 化学银行很快伸出了橄榄枝 。 那时化学银行是美国第六大或者第七大银行 , 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放态度 , 也善于合作 , 并且愿意投入资金 。
由于运输之星公司是美国钢铁公司的运输部门 , 并且剥离后 , 还赶上美国经济的大复苏 , 因此业务发展迅猛 。 两年后 , 这笔投资回报到达了4倍 。 2003年 , 黑石出售最后一笔股权时 , 回报是26倍 , 年回报率是130% 。 此后15年 , 黑石一直和化学银行合作 。
伟大企业家和优秀人才是并购成功的另外一大法宝 。
2005年 , 黑石在欧洲并购默林公司时 , 就期待打造欧洲最大的主题乐园 。 而之所以能成功 , 就在于默林公司的创始人尼克·瓦尼 。
瓦尼拥有天赋和野心 。 恰好主题公园的所有者基本都对经营状况不满意 , 乐高要出售旗下主题乐园 。 黑石收购默林后 , 又花了3.7亿欧元的现金和股票 , 收购了英国、丹麦、德国和美国加州的4个主题乐高乐园;第二年又花了5亿欧元收购了意大利最大的主题公园——加达云霄乐园;紧接着 , 在2007年 , 他们又用12亿英镑收购了杜莎集团 , 其中包括6个著名的蜡像馆和3个主题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