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微信公号」敞开吃,中国粮食产量还有上升空间吗?科学家:只要不怕胖( 二 )


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连线采访时 , 袁隆平院士还在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忙碌着 。 瞄准国人端稳自己的饭碗 , 在以科技之力提升耕地亩产量之外 , 这位已近“鲐背之年”的老人提出了新方案 。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 , 如果我们抓紧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 , 并将其中1亿亩改造成水稻田 , 按每亩300公斤估算 , 有望每年增加能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 。 ”袁隆平院士说 。
实际上 , 这个新方案已经落地 , 并获得了突破 。 据湖南杂交水稻中心消息 , 技术路线上拟利用杂种优势技术培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耐盐碱水稻重大新品种 , 构建不同盐碱地生态区耐盐碱水稻丰产高效应用模式并大面积示范 。
「科技日报微信公号」敞开吃,中国粮食产量还有上升空间吗?科学家:只要不怕胖
文章图片
“耐盐碱水稻研究许多国家都在做 , 甚至有些国家已经研究了几十年 , 但进展都不大 。 为什么我们仅通过短短几年研究 , 就有所突破?”袁隆平说 , “因为我们将水稻耐盐碱基因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结合了起来 。 ”
袁老坚信“杂种优势利用+耐盐碱基因” , 是实现耐盐碱水稻育种目标的关键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则透露 , 今年 , 在袁隆平院士亲自安排下 , 他们已在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肇源、吉林大安、辽宁盘锦等全国10省份地区部署耐盐碱新品种示范 , 部分示范基地现已完成播种 。
挖掘粮食潜力 , 我们还有多少“绝招”?
向科技要粮 , 中国粮食增产还有很大潜力 。
全球变暖造成粮食产量降低?答案是肯定的 。 四月下旬 , 从中科院传来的一则消息让人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
在经过六年多的努力之后 ,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房庆研究组 , 在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和产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
这是独辟蹊径的一招 。 据郭房庆研究员介绍 , 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高强光条件或高温胁迫 , 通常会引起叶绿体中的活性氧累积 , 抑制光合作用过程 。 如何提高叶绿体内的光合复合体PSII修复效率 , 进而增强植物的光合效率 , 这成为全球科学家的挑战 。
按照以往 , 科学家们大多从叶绿体内寻求解决方案 , 但郭房庆课题组突破思维定势 , 利用先进的遗传工程手段 , 克隆并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由高温响应启动子驱动的“融合基因” , 并整合拟南芥、烟草和水稻的基因组 。 经过遗传转化 , 在拟南芥、烟草和水稻三种植物中 , 成功创建了一条全新的、细胞核融合基因表达的D1蛋白合成途径 。
「科技日报微信公号」敞开吃,中国粮食产量还有上升空间吗?科学家:只要不怕胖
文章图片
这就相当于在天然的叶绿体途径之外 , 中国科学家另开辟了一条途径来提高植物高温抗性和光合效率 。 更好的消息是该成果分别在上海松江和海南三亚陵水育种基地进行了多年验证 , 水稻增产幅度在8.1%-21.0%之间 。
无论是袁隆平院士 , 郭房庆研究员还是茹振钢教授 , 这句话成为科学家们的共识:向科技要粮 , 中国粮食增产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
同是早稻 , 为何湖北减播、江西扩种?
因天制宜 , 趋利避害 。
为了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眼下 , 国内部分省市对种粮计划做了调整 。
如湖北早稻播种面积调整到150万亩 , 较上年减50万亩;而江西省则扩大早稻种植 , 确保早稻在1800万亩以上 , 双季稻稳定在3600万亩以上 。
为何在早稻面积上 , 一个要减 , 一个要增?
“这叫因地(天)制宜 。 ”资深农业气象专家黄智敏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虽然湖北与江西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 但湖北大部地区属北亚热带 , 江西基本属中亚热带 , 在热量条件上江西更适宜发展双季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