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朝与南诏 唐朝和南诏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一般用年号来纪年,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乃汉武帝首创,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 。除用来纪年外,年号还被运用在“天降祥瑞”或内外忧等大事上,遇到这一类事情也需要改年号的 。比如唐高宗时期就有14个年号,唐朝时期有很多比较有名的年号,如贞观、永徽、开元等 。今天我们从年号的变迁,来看一看唐朝与南诏、吐蕃之间的关系 。

浅谈唐朝与南诏 唐朝和南诏

文章插图
南诏国是公元八世纪崛起于云南一带的古代王国,由蒙舍部落的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时期建立 。当时在洱海地区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被称为六诏,其中蒙舍诏在各国之南,所以被称为南诏国 。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吞并西洱河地区的各个部落,消灭了其余五诏,直接统一了洱海地区 。古代南诏国一直都与唐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南诏国的年号便可以看出 。
南诏国的年号的变迁有其独特的演变脉络,它受到唐朝和吐蕃的影响非常深刻 。其第一个年号“赞普钟”是受到吐蕃的影响而产生的,自此之后就一直自建年号 。尽管当时南诏国对外是宣称“奉唐正朔”,统一使用唐历,但对内其实一直都是自建年号 。从历史的脉络来看,南诏年号的变迁可以称得上是与唐朝和吐蕃关系的“晴雨表” 。实际上,年号的使用一直都承载着特殊的政治意味,它不仅是一种纪年方式,更是一种权力的表达 。
浅谈唐朝与南诏 唐朝和南诏

文章插图
年号的构建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统治合法性的构建,其中具有浓厚的“正朔”或“正统”意味 。其中“正朔”也就是指王朝的正统性,说白了就是历代史学家是否承认其合法性 。公元794年,南诏国王受封于唐朝,为南诏王,自此世称南诏国 。根据史书的记载,南诏国的年号大致如下:赞普钟、长寿、见龙、上元、元封、应道、龙兴、全义、大丰、保和、天启、建极、贞明、承智、大同、中兴 。
【浅谈唐朝与南诏 唐朝和南诏】南诏国的崛起是离不开唐朝的支持的,所以唐初年间,南诏国一直都是奉唐朝为正朔,其君臣关系是比较明显的 。唐朝初年洱海的诸部落一直受制于唐朝和吐蕃,关系其实并不是很稳定 。中原王朝与南诏等国的关系基本上也是“西南诸蛮,元是异类,或叛或服,恍惚无常”,史书上已经明确表明这一关系 。在激烈的冲突中,与吐蕃地域直接接壤的滇西北部族成了唐与吐蕃试图拉拢的对象,而位于最南部的蒙舍部落一直都是比较亲唐的 。
浅谈唐朝与南诏 唐朝和南诏

文章插图
南诏政权从崛起到统一洱海诸国,均与唐王朝保持政治上的臣属关系,并始终世为唐臣,其部落首领还多次觐见唐朝皇帝,并接受唐朝的爵位册封 。从“普钟”到“上元”,南诏一直臣属于吐蕃 。公元752年,南诏开始使用年号来纪年(天宝十一年),第一个年号为赞普钟,这也是叛唐后投奔吐蕃后产生的 。在此之前,南诏国的5位王都是亲唐的,但未有年号 。唐玄宗在位时期,实行非常激进的边疆政策,而此时的南诏国也正处于巅峰时期,直接导致双方的矛盾激化 。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南诏国的阁罗凤亲自领兵攻打姚州,直接将云南太守张虔陀杀害,导致南诏立国,并联合吐蕃侵夺川西要地 。天宝战争爆发后,南诏王向吐蕃俯首称臣,并定年号为赞普钟,天宝十一载改年为赞普钟元年 。其中“赞普”在吐蕃语中为王的意思,从这个年号本身来看,便能够分析得出当时唐朝、南诏和吐蕃之间的关系 。
浅谈唐朝与南诏 唐朝和南诏

文章插图
公元779年,南诏国新君异牟寻即位,他为了取得威信,于是联合吐蕃攻打唐朝边境 。起初两国合军势如破竹,后来唐王朝派李晟出征,将南诏和吐蕃联军打得落荒而逃,这也为南诏和吐蕃反目埋下伏笔 。战争结束后,吐蕃将此战的失利迁怒于南诏,于是把南诏国主异牟寻降封为“日东王”,原本的兄弟国直接变成为臣属国 。其实吐蕃一直都是把南诏当成为臣属国来看的,只不过为了维持关系,并没有在明面上表明,可一场战争将这层关系挑破,直接导致双方反目 。
其实早在阁罗凤执政时期,他已经意识到双方的结盟其实并不牢固,事先也留有心眼,于是暗中与唐王朝进行联系,表明自己是受到吐蕃的胁迫 。阁罗凤在位期间有过两个年号,执政晚期使用“长寿”为年号 。异牟寻在位期间则有三个年号,“见龙”、“上元”都是和吐蕃结盟期间的年号 。自从“贞元会盟”后,唐王朝开始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修好,主要是为了排除攻打吐蕃的隐患,南诏国主也借此机会拉拢关系,向唐王朝示好 。自此之后,南诏再次“奉唐正朔”,并开始使用唐历 。异牟寻执政晚期便开始使用“元封”为年号 。
浅谈唐朝与南诏 唐朝和南诏

文章插图
为何要叫“元封”?这与当时南诏重新奉唐被册封有关,异牟寻后来被封为南诏王,这与之前被册封的云南王不同,前者是臣属关系,而到了异牟寻这一代,已经发展成为属国关系 。其“元”有开元的意思,这也是双方关系的一个新的开始 。南诏年号自“元封”到“建极”,一直都是对外宣传是“奉唐”的 。南诏后期世隆即位后,他开始不满足王号,于是公开叛唐且称帝建元,自称为昭成皇帝 。自此之后,唐朝与南诏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再加上世隆的名字与唐玄宗李隆基名讳近,使得本来濒临破裂的关系更加恶化 。
南诏国的再次反叛导致唐朝西南边疆烽烟四起,当时唐朝也已经临近尾声,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对周边小国的威慑力大大下降 。南诏国由于举全国之力侵犯唐朝,也开始走下坡路 。尽管唐朝在走下坡路,但对付一个南诏小国还是绰绰有余的,南诏国连年战败直接引发国内的统治危机,使得世隆萌生与唐朝重归于好的念头,但还是拒绝向唐朝称臣 。唐朝内部也是危机四伏,当时已经无暇顾及南诏国事宜,于是将此事搁置,双方关系既未恶化,也未修好 。
浅谈唐朝与南诏 唐朝和南诏

文章插图
其实在世隆之前,南诏国已经开始对内称帝建元,只不过对外是宣称与唐朝友好的 。世隆即位后,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公开叫板唐朝 。从他们在位期间的年号便可以看出:天启、建极、贞明、大同、中兴等 。从南诏年号的变迁,可以看出他们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曾在短时间内受到吐蕃的影响,可从“长寿”开始,南诏便开始一直自建年号,只不过对外宣称遵奉唐朝命令 。这三国之间的关系,“唐诏关系”一直都是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