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端正吉祥、寓意深刻——“年号”的故事( 二 )


另外多说一句:以上只统计在位超过十年的(正统)皇帝;其他因为在位年限很短、导致还没有更改年号便驾崩了的皇帝 , 以及非正统王朝皇帝 , 就不统计在内了 , 例如——
魏文帝曹丕(黄初七年)
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七年)
宋武帝刘裕(永初三年)
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这个比较冤枉 , 假如没有玄武门之变的话 , 武德年号大概率会用到十八年)
宋英宗赵曙(治平四年)
金太祖完颜旻(天辅七年)
等等 。
而汉武帝之后、明太祖之前的近三百位皇帝中 , 只有西魏废帝元钦、西魏恭帝拓跋廓 , 以及北周节闵帝宇文觉登基时没有建立年号 , 只以在位年限纪年 。 另外 , 唐肃宗李亨有四个年号 , 但其中的“上元”年号(共两年) , 他在位时并未正式使用 , 而是以“元年、二年”来表示 , 不过唐肃宗驾崩后 , “上元”年号在后来的史书中被恢复、或者说追认了 。
大明洪武元年(即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 , 在元末乱世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群雄逐鹿最终胜利的江南红巾军首领朱元璋 , 为了显示自己“取元廷代之”、“恢复中华”的天命 , 于当天在应天府(南京)郊外登坛祭天、向昊天上帝恭读了祝文 , 并汇报自己起兵十六年以来的成就 。
【历史故事】端正吉祥、寓意深刻——“年号”的故事
文章图片
然后 , 朱元璋正式颁布诏书 , 向全天下宣布了自己“奉天命”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改年号为“洪武”的圣谕;朱元璋就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高皇帝 。
明太祖因个人“出自淮右布衣、起身草莽、执干戈平定四方”的雄迈创业经历 , 从而对自己历时十六年剪灭群雄、平定天下 , 最终登基称帝的过程充满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 所以 , 他在登基建国之后 , 就规定了大明朝廷、乃至后世子孙皇帝 , 概不举行封禅、不受群臣上尊号、不接受民间祥瑞、不信“谶纬”;总而言之 , 明太祖是以此来告诉后世子孙 , 大明的皇权、道统全部来自于自己的艰苦创业 , 而非‘应承于天命’ 。
在强化自己创立大明王朝的功劳、并削弱“皇权天授”天命思想的同时 , 明太祖也额外再制定了一项制度 , 即“一帝一元、永世不改”制;他规定从自己开始 , 后世大明皇帝都要遵循“一代皇帝只使用一个年号”的祖训 , 不得以“祭祀、祥瑞、革新、武功”等任何理由再次改元 , 更改年号 。
明太祖的这种做法 , 一劳永逸地终止了后世子孙想要在登基后 , 以各种借口进行二次改元的虚荣想法 , 及自我标榜、吹嘘的欲望 , 只能一生使用一个年号 , 直至驾崩去世 。 这大大降低了今后史书、历法中 , 有关纪年记录的繁琐程度 。 明太祖所创立的“一帝一元制” , 也确实具有相应时代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
但事事有例外 , 明太祖所定的“一帝一元”制 , 在他的玄孙在位时 , 就被改变过一次 , 这也是整个明朝唯一一例、一位皇帝有过两个年号的特例 。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 , 明太祖的曾孙、明宣宗宣德帝驾崩 , 皇太子朱祁镇(明太祖玄孙)继位 , 改明年为“正统元年” , 朱祁镇就是大明第六代皇帝——明英宗 。
正统十四年(1449年) , 明英宗被权监王振撺掇 , 亲自率军出征瓦剌 , 结果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获 , 大明社稷几乎因此倾覆 。 危急时刻 , 是于谦等主战派大臣向皇太后孙氏奏请、立宣宗次子、郕王朱祁钰继位 , 承袭了皇统 , 即大明第七代皇帝——明代宗 。
【历史故事】端正吉祥、寓意深刻——“年号”的故事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端正吉祥、寓意深刻——“年号”的故事】之后 , 代宗、于谦等协力备战、打退了瓦剌对京师的进攻 , 终于使大明王朝度过了这最紧张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