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玉器的文物符号解读 良渚文化玉器的文物符号解读阅读理解( 二 )


一些学者认为 , 由于玉璧、玉琮都是用于祭祀的礼器 , 而拥有它们的墓主人可能是掌握部落祭祀天地大权一类的军事贵族 。还有的学者认为玉琮是宗庙祭祀时请神明祖先的灵魂降临时的凭依之物 。祖先的灵魂受到祭司的召唤与感知 , 降临到玉琮的中孔位置 。中孔上下完全打通 , 通天地 , 汇神气 。玉璧同样作为祭祀礼器 , 是放置在玉琮上面的 。用木棍贯穿圆璧和玉琮的中孔 , 组合成一套通天地的法器 。玉戚则是用在出征前后 , 为了得到或感谢神祖的庇护 , 持戚而舞 , 以求神灵保佑 。
权贵象征 。在良渚文化各等级墓葬中 , 中、高等级的墓葬出土的玉器数量繁多、种类丰富、质地优良 , 而低等级的墓葬出土的玉器数量既少又单一 。从中反映出良渚文化玉器在当时社会属于上层人物享有的“奢侈品” , 是绝对的身份地位象征 。在良渚文化权贵的墓中 , 有一些玉器是小型墓地没有的 , 如三叉形器通常配有一根插在上面的长玉管 , 本身安置在簪类饰物的上部 , 作为冠饰 , 与汉字中的“皇”字义形正相符合 。这种冠冕被称为“皇” , 含有富丽堂皇之意 , 封建王朝时又进一步将最高统治者与天神结合为一体 , 称为“皇帝” 。玉钺则已经脱离了石钺的实用性 , 为军事指挥权的象征 , 是显贵者阶层特定身份地位的玉质指示物 。玉梳背多出土于良渚文化高等级的墓葬 , 应该是良渚显贵方可使用的玉器 。另外 , 有的玉梳背上还琢刻神像兽面纹 , 级别更高 , 应为良渚古国首领方可使用的头饰玉器 。良渚文化用玉制度的核心就是通过使用不同种类、不同数量、不同组合关系的玉器 , 以玉琮为首的玉礼器群体 , 反映出不同阶层的等级差异 , 赋予其神权 , 并将之初步制度化 , 使某些特定的器类和器物组合成为拥有者身份、地位、等级以及神权的标志 。
宗教崇拜 。良渚玉器上最为常见的便是神人兽面纹(也称作“神徽”) , 这种图腾或繁或简地运用在当时的多种玉器上 , 充分反映出良渚人成熟发达的宗教崇拜和信仰 。另外 , 也有学者认为神人兽面纹可能是从龙首纹演变而来 , 牟永抗因此认为这种图案其实“是一种多维构思下的产物” 。神人兽面纹上面的神人头戴的介字形大羽冠代表“天” , 下面的神兽融合了早期龙与猪等动物的特点 , 可能是多种动物的抽象 , 其中的圆形大眼是太阳的象征 。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威力应该非常敏感 , 尤其在农业开始兴起之后 , 对太阳与四季的变化更是在意 , 在无法系统解释自然现象以前 , 将自然人格化或者神化之是最正常的事情 。其中就有很多关于太阳的传说 。如“东海之外 , 甘泉之间 , 有羲和国 。有女子名羲和 , 为帝俊之妻 , 是生十日 , 常浴日于甘泉” ,  “东海之外 , 大荒之中 , 有山名曰大言 , 日月所出” , 而《史记》中则记载“乃命羲、和 , 敬顺吴天 , 数法 , 日月星辰 , 敬授民时” , 是故 , 古人历法天象及敬天 , 都与太阳有关 。在早于良渚文化的红山文化中 , 玉璧类的玉器就已出现 , 寓意着对太阳的崇拜和天地的观察 。
装饰配件 。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玉器造型和纹饰的存在与延续 , 它们丰富着先民的精神需求和物质给养 。除了祭祀专用的玉琮等 , 其他的玉器都是按身份等级做相应装饰之用 。在众多良渚玉器中 , 除玉琮、玉璧、玉镯可以单独使用 , 大多数的玉器是需要相互组合、相互搭配或相互镶嵌的复合件 。按佩戴位置又可分为头部、颈部、手臂和服装饰品等 。戴在头上的有三叉形器、锥形器、半圆形冠饰等 , 佩戴之人被认为是良渚上层人物 。高等级男性墓葬中的玉器 , 以头饰最为复杂 , 主要包括成组锥形器、三叉形器、冠状器、成组半圆形器 , 这些玉器的组合通常也代表了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 。
良渚文化玉器的情感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