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10亿商业参考」幕后老板是香港传媒大亨于品海,第一批影院开始关门了( 二 )


对于如何以小博大、利用杠杆做生意 , 据传于品海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在香港做生意 , 必须学会“杠杆效应” , 你的资金总是有限的 , 必须更有效率地运作自己的钱 , 利用各种资源撬起更大的市场 。
但说起来容易 , 实际操作时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 拿于品海“杠杆收购”的第一个经典案例——马尼拉希尔顿酒店来说 。
当时菲律宾政局动荡 , 投资人纷纷撤资 , 而于品海却选择了逆势抄底 。
1989年 , 在听到了Acesite(Phils.)准备抛售马尼拉希尔顿酒店的消息后 , 于品海马上制定收购计划 , 并向银行借贷900万美元 , 并且与日本一家公司做了“高风险的财务安排” 。
但收购的酒店的资金总额大概是1400多万美元 , 原本银行提供贷款900多万美元 , 股东们出资500多万美元 。 钱不够 , 怎么办呢?
虽然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 但曾有媒体猜测就是通过所谓的“高风险的财务安排” , 通过换出外汇操作 , 即沽出美元、买进日元 。 由于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达一倍多 , 日元升值带来的盈利 , 从而零成本的完成收购 。
此后 , 于品海凭借着连环收购、以小博大而屡战成名 , 拥有了南海控股、中国数码信息两家上市公司 。
当然 , 由于高超的资本运作手段 , 坊间对他的“连环收购”行为也颇有争议 , 但于品海却说:
“事实上 , 收购对我来讲就是一个工具 , 是为我所从事的知识产业服务 , 我从来不去做没有必要的经营收购 。 我做房地产业 , 同样也是为我的知识产业服务 。 最现实的问题 , 它能为我投资知识产业提供资金 。 ”
02
《明报》的第二代掌门人
虽说通过资本运作 , 于品海早已跻身资本大佬之列 , 但真正让他在香港扬名立万的 , 还是对于《明报》的收购 。
众所周知 , 《明报》是金庸老爷子的心血 , 但由于子女无人继承 , 没人接班成了最头疼的难题 。
「新10亿商业参考」幕后老板是香港传媒大亨于品海,第一批影院开始关门了
文章图片
据传 , 当时有10多个财团想收购《明报》 , 包括:
收购专家梁伯韬与郑经翰合组的收购拍档;
英国报业大亨麦士维;
香港首富李嘉诚;
香港首席洋行怡和以及澳籍传媒大王;
《南华早报》大股东梅铎;
日本德间书局老板及其顾问于品海;
……
但让所有人意料不到的是 , 最后金庸选定的接班人成了于品海 。
甚至有小道消息称 , 于品海花了多年时间与金庸套近乎 , 比如陪金庸看戏、食大闸蟹、谈办报理想等 。
要知道 , 收购《明报》就得购买它的股权 , 而《明报》50%的股权就达到了4.53亿港元 。
而当时的于品海并没有这个实力 , 怎么办?金庸助力于品海成功上位 。
于品海和金庸合组了明智控股公司 , 于品海成为大股东 。 然后 , 再由明智去收购明报企业略超50%的股份 。
此后 , 双方又不断地相互收购 。 据悉 , 金庸注资明智、收购南海发展50%股权的两项出资高达3.4亿港元 , 而于品海只需要出资1.13亿港元 , 就成功上位 , 当上了《明报》的第二代掌门人 。
可以看出 , 金庸的确很喜欢于品海 , 《明报》也曾刊出过金庸的一段讲话:
“过去大约10年中 , 我热衷寻求一个聪明能干、热心新闻事业、诚恳努力的年轻人 , 可以将《明报》交托给他 。 如果不是我运气好 , 不会遇到于品海先生这样似乎度身订做的、比我所想象、所要求更加精彩的人才 。 ”
而对于于品海而言 , 接手《明报》不仅让他在香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任务 , 个人的账面财富更是随着《明报》股价的走高而暴涨至13亿港元 。
后来 , 于品海开始迅速扩大自己的传媒业版图 , 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传媒帝国 。
1993年5月 , 《明报》在加拿大多伦多出版加东版 , 10月在温哥华出版加西版 。 同年 , 于品海收购美国时代华纳的《亚洲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