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叔看历史』飘然世外的凉州居然保存着华夏文化的精髓,十六国血雨腥风的中( 二 )


整个十六国期间 , 胡人一直在对中原文化进行高度模仿 , 不仅形似 , 还希望神似 , 以皇家至尊的简单诉求完成对民心相背的转化 , 形成了近乎疯狂地对汉文化全盘纳入 。 刘渊之子刘曜“读书志于广览 , 不精思章句” , 安昌王刘盛“不好读书 , 唯读《孝经》《论语》” 。 这样氛围中 , 十六国中的贵族也开始尝试对汉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整理 , 并也有大成者 。 匈奴人卜翀在当时对周易的研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 连风水学鼻祖郭璞都赞叹“无所弗如也” 。
零散而孤立的事件并不是全局的代表 , 整个十六国统治期间 , 胡汉分治的现象极为突出 , 皇帝尊位之外还有大单于称号的存在 , 往往十六国帝王们不仅占据着皇帝身份 , 还是大单于的象征 , 继而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对胡汉两族分而治之的机构 , 但更看重于大单于在民族信仰中的权威 。
单于是匈奴最高统治者的雅称 , 在民族内部存在精神寄托基础上 , 拥有绝对的军事管理权 , 所以最大的让步是将单于位置给予皇位的继承者即太子 , 形成了中央集权统治之外并行的民族自治 , 并非肤浅表现 , 而是在文化层面从骨缝里透露出整体自卑 。 石勒便曾说 , “若逢高皇 , 当北面而事之” 。
『十四叔看历史』飘然世外的凉州居然保存着华夏文化的精髓,十六国血雨腥风的中
文章图片
六国时期诸国这种皇帝与大单于两名号同时并存的事实 , 说明了它决不是匈奴社会制度的残留 , 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 诸国推行的一种特殊政策 , 是胡汉分治的集中表现 。 石虎、张宾、张敬等在拥戴石勒上疏中一语道破了天机:
请依刘备在蜀、魏王在邺故事 , 以河内、魏、汲、顿丘、平原、清河、巨鹿、常山、中山、长乐、乐平十一郡 , 并前赵国、广平、阳平、章武、渤海、河间、上党、定襄、范阳、渔阳、武邑、燕国、乐陵十三郡 , 合二十四郡 , 户二十九万为赵国 。 封内依旧改为内史 , 准《禹贡》、魏武复冀州之境 。 南至盟津 , 西达龙门 , 东至于河 , 北至于塞垣 。 以大单于镇抚百蛮 。
赵国即汉人 , 百蛮即胡人 。
文化认知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十六国与中原文化的格格不入 。 在石勒简单地将胡汉分为一二等人后 , 中原士族整体意识天然抗拒与胡人暴力下的统治更加地势同水火 , 衣冠南渡也好 , 坞堡自闭也罢 , 形成了古今中外极其罕见的文化现象 , 战争阴云下继续坚持着文化发展和传承 , 甚至超越着相对安宁和和平的西晋时期 。
以文化活力平衡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和中原陆沉 , 用源自人文力量的深层自信慰藉中原人士痛苦和彷徨的心灵 , 其组织者、策划者、执行者便是张轨 。 在人们刻板印象的荒凉之地 , 构建起世外桃源般文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煌煌上庠 。
“征九郡胄子五百人 , 立学校 , 始置崇文祭酒 , 位视别驾 , 春秋行乡射之礼” 。 在愁云惨淡、血流漂杵的世界中 , 张轨却反其道而行之 , 重新拾起儒学之治用道德风尚改观人们心头的悲哀和恐惧 。 崇文祭酒 , 是一种行为 , 也是仅次于凉州刺史官职的职位 , 东汉末期至西晋期间 , 太学崇文祭酒才有贼子趁虚而入 , 文教兴邦 , 教化使然 。
古之建国君民者 , 必教学为先 , 将以节其邪情 , 而禁其流欲 , 故能化民裁俗 , 习与性成也 。 是以忠孝笃焉 , 信义成焉 , 礼让行焉 。
张轨这样想 , 也朝着这样的方向锲而不舍地追求着 。 志、才、忠、孝、节、义、雄、勇 , 五百儒生 , 精学六艺 , 朗朗书声是天地正气 , 铮铮御射是中华志气 。 五百人啊 , 恢弘而壮大的景观 , 如久旱甘霖般滋润 , 如雨后春笋 , 月余之后 , 游学者增至三万余生 。
“以儒学显”“拔贤才”使“州中父老莫不相庆” , 瞬时间便形成强大的民族自豪感 , 沦陷于中原的儒生纷纷前往凉州共赴国难 , “望中原 , 血没腕 , 唯有凉州倚柱观” , 与子同仇 , 与子同忾 。 为此张轨专门设置侨郡县 , 接纳和安置中原流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