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排■捷克式和歪把子,这两把机枪曾是八路军连排战士的核心火力( 三 )


为了能够压倒“捷克式”轻机枪,日本陆军和以南部麒次郎为代表的日本轻武器设计师们绞尽脑汁。1931年九·一八事变尚未结束,日本陆军便下达命令要求设计新型轻机枪替代大正十一年式。1933年在日本陆军的主持下,“捷克式”作为B型轻机枪与南部设计的A型试验轻机枪进行了对比。为了维护南部麒次郎的面子,日本陆军最终宣布南部的A型胜出,并将其定名为九六式轻机枪。
日本仿照“捷克式”轻机枪,设计制造的九六式轻机枪。
1943年冀东卢龙县官地战斗中,八路军的九六式机枪阵地。
中国军队虽然统一装备了“捷克式”轻机枪,但是子弹袋只能因陋就简了。
但是从设计来看,南部在设计中大量抄袭了“捷克式”轻机枪,九六式的瞄准具、弹匣等与“捷克式”几乎如出一辙。另一方面,南部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日本陆军的所谓尊严,在九六式轻机枪上增加了刺刀、瞄准镜等画蛇添足的设计。
而有意不使用“捷克式”的供弹系统设计,导致九六式的故障率继续居高不下。结果九六式从1938年开始生产,到1940年便逐渐被九九式轻机枪所替代。而无论是1932年的上海、1937年的卢沟桥和南口,日本士兵一次次抛弃大正十一年式,争先恐后地拣起中国军队的“捷克式”“无故障轻机枪”的场景,则彻底宣布南部麒次郎在轻机枪设计上的失败。
根据捷克的记载,从1927年到1939年,中国从捷克进口了30249挺ZB-26轻机枪。这批机枪的质量很高,是名副其实的“无故障轻机枪”。
但是,中国仿制的“捷克式”的质量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从1931年开始,中国各地的兵工厂纷纷开始仿制“捷克式”轻机枪,山西阎锡山控制的西北实业公司每月能够生产200挺发射6.5毫米子弹的“捷克式”,刘湘的重庆武器修理所到1937年为止生产了2000挺左右,此外广西和广东的兵工厂也能够生产“捷克式”轻机枪。
但是这些兵工厂都没有获得捷克方面提供的设计图纸、设备和检验工具,造枪材料也较差,因此机枪的故障率很高。抗战全面爆发之后,国民政府兵工署派著名的巩县兵工厂(1938年编为兵工署第11兵工厂)负责翻译从捷克购买的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同年正式仿制完成,命名为民国26年式轻机枪。
由于在内迁四川的过程中损失较大,兵工署第11兵工厂在抗战时期并不是“捷克式”的主要生产单位。在抗战期间,生产“捷克式”轻机枪的主力是设在昆明的第53兵工厂和设在重庆的第21兵工厂。其中以第21兵工厂的产品质量最高。
第21兵工厂的前身是李鸿章创立的金陵兵工厂,内迁重庆后在1938年3月1日在重庆市江北簸箕石复工,1939年接受了轻机枪生产设备。在厂长和地下党员李承干的领导下迅速成为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机枪的主要生产单位。
在李承干等人的亲自干预下,第21兵工厂的“捷克式”轻机枪首次实现了零件可互换,极大地方便了前线部队的使用和维护。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此前中国制造的“捷克式”轻机枪质量和可靠性有多么的低下。但是,无论如何,从1937年开始,中国基本上再未获得捷克生产的ZB-26,在战争期间,中国累计生产的7万多挺“捷克式”轻机枪有力地支援了抗战,是中国军队名副其实的班排火力核心。
抗战期间,民24式重机枪主要由兵工署第21兵工厂生产。
民24式重机枪枪身和枪架由两名机枪手携行状态
中国大后方的学生在军事训练课上学习民24式重机枪的操作
中日重机枪对比
第21兵工厂除了生产“捷克式”以外,也是抗战前和抗战期间中国重机枪的主要生产单位。从20年代末国民政府建立兵工署开始,中国军队的制式装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主要得益于以俞大维为代表的,有留洋经历的专业人员,能够在考察全世界各国武器的基础上,综合选择性能最优的型号,作为中国的制式兵器。
当然,兵工署的选择在某些情况下是并不符合中国当时工业基础的。以“捷克式”为例,中国的军工企业在获得捷克方面提供的技术资料后,仍然花费了多年时间才掌握了从材料到产品的全套制造技术。与中国相对的是,日本作为当时亚洲唯一的工业国,已经丧失了明治维新时代那种可以放下身段学习欧美先进经验和技术的态度,逐渐走入了敝帚自珍甚至固步自封、妄自尊大的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