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排■捷克式和歪把子,这两把机枪曾是八路军连排战士的核心火力
1937年8月,在北京西北的南口镇附近,一位日本摄影采访人员奉命拍摄一段记录日军在战场上获得胜利的镜头。摄影师跟随的日军被对面山头上中国军队的机枪压制在阵地上,一名日军机枪手抓起一挺漂亮的轻机枪小心地攀上一座土丘,开始反击。
这种机枪使用从机匣上方插入的弹匣供弹,弹药手在传递弹药时,同样采用了低姿,唯恐成为中国士兵的靶子。日本摄影师很认真地拍摄了这段镜头。
谁知道,这段战场纪实却让日军高层大为光火。无奈的摄影师只能再一次在日军军官“指导”下摆拍了一段日本机枪手“作战”的镜头,这一次,日军机枪手使用的机枪变成了一挺长相怪异而丑陋的机枪。
那位被日军高层骂做“马鹿”的摄影师当然想不到。他最初拍摄的镜头中出现的漂亮机枪,实际上是由中国的兵工厂制造的。这款机枪的设计者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大部分中国士兵并不知道他的姓名,只是简单地用原产国将这款机枪命名为“捷克式”轻机枪。
而在摆拍中日军使用的丑陋轻机枪,则是一支完全日本血统的轻机枪——大正十一年式,当然中国抗日军民从来不用敌人的名字称呼它,而是根据外形将其命名为“歪把子”。
文章图片
由于中国军队的“捷克式”轻机枪性能优异,因此日军虏获该枪后经常为己所用。
日本造“歪把子”
“歪把子”和“捷克式”,这一对战场上的死敌,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产物。在一战西线陷入堑壕战泥潭前,很少有人考虑过要设计制造一款一两名士兵就能操作的机枪。1915年以后,为了能够让机枪跟随步兵快速前进,协约国和同盟国的轻武器设计师绞尽脑汁为重机枪“减负”。
到1916年,德国的MG08/15和法国绍沙M1915式轻机枪开始广泛装备部队,步兵终于有了可以跟随自己前进的机枪。
1923年,日本陆军开始装备一款日本人设计制造的轻机枪。这种机枪由在日本轻武器设计界举足轻重的南部麒次郎在1922年即大正十一年设计成功的,因此被命名为大正十一年式。
该枪具有一战中西线出现的轻机枪所具有的主要特点,例如枪管下放装有两脚架,一名士兵就能携带等。同时,为了满足日本陆军要求轻机枪可以直接使用步枪的5发桥架供弹的要求,南部参照一战中意大利的菲亚特-瑞维利M1914重机枪的供弹具,为自己的轻机枪设计了一套特殊的供弹系统。
由于供弹系统结构复杂,偏置于枪身左侧,在装满6个桥架后,枪身的重心严重偏向左侧。为了尽量减小重心偏移对射击的影响,南部被迫将大正十一年式的枪托设计成偏向左侧的。这一空前绝后的设计,为大正十一年式在中国赢得了“歪把子”的诨名。
虽然对于大正十一年式并不满意,但日军还是根据一战的经验,将轻机枪作为班排的火力核心使用。日军在作战时,最基层的作战单元是分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班),一般有13~14人,分为四个作战小组(日军称为班),三个步枪小组各有三名步枪兵。
三个组排成斜线,既能保证前后小组之间不会遮挡射击,又便于在遭遇敌方火力时迅速形成正面突击和火力支援的配合。而轻机枪小组,一般处于最靠前的步枪小组侧面,随时准备展开进行支援射击。如果没有一款轻机枪作为对比,也许日本陆军也会一面牢骚满腹一面认真为每一个步兵中队(对应中国的连)配上9挺轻机枪。但是就在大正十一年式初登战场之时,中国军队就用自己手中更为先进的轻机枪给了日军当头一棒。
“捷克式”是班排火力核心
1931年10月15日,驻黑龙江的东北边防军卫队团接到命令,全团集合,准备接受新装备。很快99挺崭新的“捷克式”轻机枪被发到了卫队团手中。
当时中国军队很少有部队能在步兵连中装备6挺以上的轻机枪。这99挺轻机枪原是黑龙江主席万福麟购买的,另有一挺在到货后马上被送往东三省兵工厂作为仿制的原型。据时任东北边防军驻龙江副司令公署参谋长谢珂回忆,发枪之时,万福麟的长子,同时也是张学良女婿的万国宾始终不赞成,要求必须要有万福麟本人的命令,才可以将轻机枪发给部队。
- 米尔成了欧洲海军“扛把子”,航母比我国还多!二战负责负责搞笑的它
- Soul上这位才华横溢的服装设计师,多元发展成90后“扛把子”
- 「机枪」一百挺捷克式机枪,五万发子弹三分钟打完,日军一个联队全军覆没
- 「松鼠军评」俄杀手已入境,布拉格市长成为首个目标,捷克情报部门发出警告
- #上观新闻#中国逼的?,捷克高官访台前猝死
- [欧洲时报]捷克灯光秀投射暖心祝福
- 科趣视线■自拍界的“扛把子”,2399元起售值得买吗?,华为nova7正式开售
- 『科趣视线』华为nova7正式开售,自拍界的“扛把子”,2399元起售值得买吗?
- 「俄罗斯」捷克强力部门:俄罗斯杀手已入境,布拉格市长全家接受24小时保护
- 「科技生活快讯」俄外交部:捷克媒体关于俄特工潜入的报道是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