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堂堂南越王:陪葬玉器为何残、断、碎


[玉佩]堂堂南越王:陪葬玉器为何残、断、碎
文章图片
[玉佩]堂堂南越王:陪葬玉器为何残、断、碎
文章图片
[玉佩]堂堂南越王:陪葬玉器为何残、断、碎
文章图片
西汉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迄今发现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保存完好的一座汉代彩绘壁画石室墓 , 出土文物多达1000多件(套) ,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 , 是广州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 被评为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
【[玉佩]堂堂南越王:陪葬玉器为何残、断、碎】该墓随葬有大量珍宝、生活用器和15个殉人 , 充分反映了当时“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 , 很多器物是墓主生前的实用器和珍爱之物 。 甚至有些器物 , 在当时就业已破裂 , 却依然被珍视 , 经重新修补加工后继续使用 , 并随墓主人一起入藏相伴千年 , 可见古人对于玉 , 甚至是残、断、碎玉器的珍惜 。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之玉盒
玉盒通高7.7厘米 , 直径9.8厘米 。 由青玉雕成 , 玉质温润 , 内外打磨光洁 , 雕琢精细 , 堪称汉玉之精品 。 其盖子与盒身有子母口相扣合 , 盒身如一圆碗 , 从上到下依次装饰有三周纹饰 。 盖内也有线刻的双凤纹装饰 。 盒盖一侧原已破裂 , 沿着裂缝钻有对称的两组小孔 , 还在盒盖内侧刻有凹槽 , 应是以丝、麻类线绳把破片连缀起来 , 线头可掩藏在盒盖里面的凹槽内而不外露 。
玉盒盖外侧沿着裂缝钻有对称的两组小孔
玉盒盖内侧盒盖内侧刻有凹槽
据报告称 :“经仔细检视 , 破口的毛边几乎已呈平滑状 , 表明器盖破裂后已使用一段较长时间 。 ”这表明玉盒是墓主长期珍爱之物 。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金钩扣龙形玉佩
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出土于南越王墓玉衣头罩的右侧位置 。 龙形玉佩长11.5厘米 , 金钩长5.9厘米 , 整体通长14.4厘米 。 由一条青玉雕刻的龙和一个金质的虎头带钩组合而成 , 形成一幅龙虎争斗的生动图景 。 玉龙长体弯曲成S形 , 张口衔鳍 , 尾巴回卷 , 下半部分折断 , 断口两边各钻有3个小圆孔 , 应以线绳连缀 。
龙形玉佩断口两边各钻有3个小圆孔
金钩扣是铸成的 , 器表打磨光洁 , 钩尾和钩首均作虎头形 。 钩尾的虎头双眉上扬 , 额顶凿出一个阴文“王”字 。 虎口形成的套銎 , 出土时正好套在玉龙的折断处 。 钩腹有一圆钮 。 显然是龙形玉佩下半断裂后 , 特意制作了一虎头金钩与之相配 , 使玉佩改变功能成为带钩 。 带钩发展到春秋战国时达到鼎盛 , 汉代则有“满堂之坐 , 视钩各异”的用钩盛况 。 墓中出土的5件玉带钩均为墓主所有 。 这件玉器因其断裂 , 龙、虎这两种神灵动物才有机会得以巧妙地用不同材料组合形成一件器物 , 掩饰修补痕迹于无形 , 反映了工匠富有创意的构思 。 整体气韵生动 , 雕琢精细 , 是汉代玉带钩中的经典之作 , 彰显了主人尊贵特殊的身份 。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凤纹牌形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