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一场大型活动,竟同时吓退了多个国家,古代中国有多霸气?

中国史书中 , 关于“阅兵”的最早记载 , 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涂山会盟了 。
《淮南子·原道训》中就说 , 从前 , 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 , 大家都想离开他 , 其他部落对夏虎视眈眈 。 后来禹当了首领 , 拆毁城墙 , 填平护城河 , 把财产分给大家 , 毁掉了兵器 , 用道德来教导人民 。 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 , 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 。 禹在涂山邀请诸侯会盟 。
据说 , 在大会上 , 禹手下的人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兵器 , 和着乐曲载歌载舞 , 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 。 而前来会盟的氏族部落首领都带着玉器和丝绸一类的贵重物品 , 表示对禹的臣服 。 涂山会盟中 , 尽管禹没有发一兵一卒 , 但他的武力展示足以威慑诸侯 , 从而“化干戈为玉帛” 。 禹的行为 , 实际上也就是“阅兵”的雏形 。
【历史故事】一场大型活动,竟同时吓退了多个国家,古代中国有多霸气?
文章图片
对于现代国家来说 , 阅兵的意义非比寻常 。 阅兵仪式既能对外彰显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 , 也能增进民族凝聚力 , 是一种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军事行动 。 现今的世界强国 , 都曾举行过盛大的阅兵仪式 , 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数次令人振奋的大型阅兵仪式 。
你知道吗?阅兵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 在明朝历史上 , 也曾出现过规模浩大的阅兵仪式 , 而这场阅兵的发起者正是永乐皇帝朱棣 。
【历史故事】一场大型活动,竟同时吓退了多个国家,古代中国有多霸气?
文章图片
那么 , 永乐皇帝为什么搞阅兵?这还得从明朝初期的时局说起 。
朱元璋推翻了蒙元统治 , 取元而代之 。 不过 , 蒙古经历代统治者数百年的经营 , 仍是北方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 蒙古人虽然失去了中原土地 , 但由铁木真建立的“四大汗国”还剩三个 。 洪武二年 , 朱元璋发动天下兵力 , 兵分三路向北方推进 , 将退守北方的蒙元政权彻底打散 , 将残存的蒙元势力彻底变成最初的“游牧民族” 。
不过 , 朱元璋并未考虑到蒙元旧贵族的影响力 , 这些曾在元朝担任要职的蒙古大员 , 为了逃避明朝的追杀潜逃到中亚、西亚诸国 。 这些企图光复蒙元的旧贵族拼命教唆所在国的国王 , 一时间中亚、西亚各国竟清一色地对明朝表示出敌视态度 。 公元1370年 , 西察合台汗国的权臣帖木儿发动叛乱 , 篡夺了西察合台汗国的政权 , 并将汗国更名为“帖木儿汗国” 。 为了稳定局势 , 帖木儿一鼓作气打败了奥斯曼土耳其 , 站稳了脚跟 。 随后 , 帖木儿开始招兵买马 , 准备远征大明 , 光复元统 。
为了完成复元大业 , 帖木儿先后派出几十名探子潜入京城 , 进行间谍活动 。 在接待埃及使者的过程中 , 帖木儿还当众羞辱了被羁押多年的中国使者郭骥 , 公然挑衅大明 。 为了鼓动更多的蒙古人加入复元大计 , 帖木儿召集蒙古诸汗国 , 在撒马尔罕召开了蒙古人大会 , 打着“反明复元”的旗号拉拢其他汗国、部落 。 然而 , 当时的蒙古人内部并非铁桶一块 , 与帖木儿为敌的鞑靼人及瓦剌人非但没有加入帖木儿的蒙古联军 , 反而派出使者向南京通风报信 , 将帖木儿东征的意向转达给明室 。
【历史故事】一场大型活动,竟同时吓退了多个国家,古代中国有多霸气?
文章图片
永乐四年 , 帖木儿终于凑齐了人手 , 发兵百万大举东征 。 我们知道 , 古人带兵打仗都有吹牛的毛病 , 这百万大军只是个虚数 , 是帖木儿为了虚张声势而“号称”出来的 。 结合史料中的细节来看 , 帖木儿手下的兵力充其量只有二十万 。 因为有鞑靼人和瓦剌人报信 , 所以明朝一早就收到了消息 , 在河间及哈密地区驻军 , 以逸待劳 。 然而 , 这场仗并没有打起来 , 帖木儿在东征的过程中身染恶疾 , 在行军途中一命呜呼 , 一场大战就这样戏剧性地结束了 。
帖木儿过世后 , 他的儿子们开始争夺统治权 , 帖木儿汗国陷入内乱中 。 此时的帖木儿汗国 , 彻底失去了东征的资本 。 反观明朝 , 朱棣上位后 , 派郑和与陈诚兵分两路 , 分别从海洋和陆地出使番邦 , 宣扬国威 , 震慑了西域及西洋诸国 。 没过多久 , 大明朝的威势便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 帖木儿的继承人沙哈鲁听说大明的国力强盛如斯 , 不敢轻举妄动 。 为了弥补两国恶劣的外交关系 , 沙哈鲁主动放弃仇华政策 , 向明朝派遣使者示好 , 并承认大明与帖木儿帝国的宗藩关系 。
不过 , 由于“山高皇帝远”的原因 , 中亚仍有许多国家对大明面服心不服 。 自中国开始与中亚、西亚开展外交活动以来 , 历朝历代中西亚国家都认同中原王朝的“天朝”地位 。 不过 , 明统建立未久 , 影响力不足 , 中、西亚各国虽然在表面上认同了明朝的宗主国地位 , 实际上却并不了解明朝的真正国力 。 值此之际 , 郑和的第五次下西洋出了问题 , 船队抵达印度洋后不得不返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