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把蚯蚓拍晕再钩挂,是多次一举,还是真有必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蚯蚓素有“万能饵”之称 , 适用广泛 , 极易获取 , 得到众多钓友的一致认可 。 尽管如此 , 随着商品饵料的兴起 , 常使用蚯蚓的也多集中在传统钓中老年钓友 , 如果细心观察 , 部分钓友总有在钩刺蚯蚓之前 , 将其拍晕、拍死的习惯 。 回到钓友的问题“用蚯蚓钓鱼之前 , 拍蚯蚓是 为了拍死它吗?”为更全面、更准确回到这个问题 ,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展开描述 , 具体如下 。
1、用蚯蚓钓鱼之前 , 拍打它的目的是什么 , 效果真好吗
2、为更好蚯蚓 , 哪些方法更能够强化蚯蚓的诱鱼效果
用蚯蚓钓鱼之前 , 拍打它的目的是什么 , 效果真好吗
蚯蚓善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 , 像农村垃圾堆放处或食堂的下水道旁等等 , 是蚯蚓理想的栖息之地 。 不过 , 并非所有的蚯蚓都有充分的食物 , 细心的钓友会发现:有的蚯蚓腥味偏淡 , 有的蚯蚓则腥味浓厚 , 两者有不小的差距 。 与哺乳动物不同 , 鱼的嗅觉在摄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发现食物的存在、位置也主要依靠嗅觉 。 所以当钓友用蚯蚓钓鱼时 , 如果遇到气味偏淡的蚯蚓 , 会将蚯蚓拍晕或拍死 , 其实是破坏蚯蚓的外层皮肤 , 让汁液流淌出来 , 增强气味浓度 , 当蚯蚓入水后 , 以便鱼能够快速地发现它 。
但事物有两面性 , 蚯蚓被拍晕 , 汁液流淌出来 , 真能显著吸引鱼的注意吗?可能效果并不理想 。 首先鱼嗅觉的灵敏度远超人的认知 , 大约是人的几百倍:鱼的鼻孔有一对或两对鼻孔 , 大量褶皱的鼻囊分布在其中 , 而丰富感知气味的细胞、神经末梢便附着在鼻囊表层 , 当气味分子随水流进入鼻孔后 , 是很容易辨识到气味分子的存在 。 而蚯蚓表层皮肤仅薄薄的一层 , 有时人就能轻易嗅到气味的存在 , 对于嗅觉敏锐的鱼而言 , 显然不是难事 , 鱼有时对蚯蚓不感兴趣 , 更多是对味型不怎么偏爱所致 。 再者鲜活的蚯蚓在水中不停的蠕动、摆动腰肢 , 能够很好的刺激鱼的视觉 , 激发它们的摄食欲望 , 但拍晕、拍死的蚯蚓明显失去了这一优势 , 只能凭借气味诱鱼 , 对鱼的诱集能力反而有所衰减、折扣 。
综上所述 , 将蚯蚓拍死 , 利用汁液的气味诱鱼 , 并不如预想的那样起到良好的效果 。 并且汁液在水流中浸泡、容散 , 很快蚯蚓只剩下一层泛白的表皮 , 反而需要不断更换新的蚯蚓 。
为更好蚯蚓 , 哪些方法更能够强化蚯蚓的诱鱼效果
前文笔者对部分钓友将蚯蚓拍晕 , 利用汁液诱鱼做了分析、描述 , 实际效果并不如预想的那么突出 。 钓鱼人在使用蚯蚓过程中 , 为最大程度地提高蚯蚓的诱鱼能力 , 不断摸索、总结出各种方法、技巧 , 具体如下 。
1、增加蚯蚓的味型丰富度、层次感
为强化、提高蚯蚓的诱鱼效果 , 在使用蚯蚓之前 , 可事先将蚯蚓置入装有泥土的小盒中 , 倒入适量红糖水或者加入香精的白水 , 大约1天左右的时间 , 这些味型浓郁、对鱼有明显吸引力的物质将通过皮肤渗透至蚯蚓体内 , 从而携带上这种香甜气味 , 蚯蚓的味型丰富度、参差感得到提升 , 诱鱼效果提升明显 。
2、使用蚯蚓之前 , 轻蘸豆粉、奶粉 , 强化诱鱼效果
豆粉、奶粉 , 味道香甜 , 对鲫鱼、鲤鱼都有不错的效果 。 在钩刺蚯蚓之前 , 先把蚯蚓在水中轻微蘸一下 , 然后在豆粉、奶粉中轻蘸 , 使蚯蚓表层携带上这种浓郁的香味 , 来回反复几次 , 直到钩上呈团粒状 。 当钩饵入水后 , 外层的豆粉粉末率先散落 , 雾化后的分子不断在窝点向四周扩散 , 气味浓郁 , 对周围的鱼群有很好的诱鱼、留鱼作用 , 边钓边诱效果显著 。
- 「」一兄弟承包了个鱼塘,钓鱼的人全免费
- 【】黄河野钓黄辣丁遭遇“空军”!钓鱼行家“四个字”解释原因
- 「崇明」钓鱼那些事儿,你到底知道多少?
- ##新手钓鱼,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钓鱼24岁小伙独自去钓鱼,结果亲友在鱼塘边看到车和鱼竿,人却不见了…
- 黄辣丁黄河野钓黄辣丁遭遇“空军”!钓鱼专家“四个字”解释原因
- 「」幽默笑话:那天去钓鱼,结果没站稳,把年过六旬的老丈人撞进了河
- ##男子河边钓鱼发现20公斤的“大老鼠”,细看嘴巴后拔腿就跑
- 钓鱼新手钓黑坑,掌握4字诀,钓好鱼不是难事
- 「」钓鱼:浮漂调钓与饵料有怎么的关系?